beat365概況
夏甄陶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5-08-11
夏甄陶,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31年出生于湖南省安化縣,字谡波,筆名耶冰。
1950年9月,夏甄陶考入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學習。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并入北京大學,他遂轉入北大哲學系,後又就讀于北大馬列主義理論研究班。1954年畢業後在北京地質學院任教,并于195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65年,他調到地質部政治學校教授哲學。50到60年代,他主要關注中國哲學的研究發展。
1975年9月,夏甄陶調入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從事哲學研究工作。文革結束,他從哲學的理性高度對這一曆史過程進行反思,撰寫了一系列反對“四人幫”的哲學論文,對其唯意志論、“權力意志論”、和權力實用主義等進行揭露和剖析,并在全面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方面提出了許多卓有建樹的思想理論。1978年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擔任首屆研究生導師,1979年晉升為副研究員兼任辯證唯物主義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任研究生院哲學系主任研究生院院務委員和學位委員,1983年晉升為研究員,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1985年9月,夏甄陶調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任教授、 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認識論分會會長;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總論及辯證唯物主義部分的編寫工作。
70年代到80年代,這是他哲學研究的大發展時期。夏甄陶哲學的研究領域充分擴展,主要是從事認識論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70年代末,夏甄陶在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從認識論研究入手開始了更深入的哲學研究和探索。他陸續發表了《真理是具體的》、《實踐的特性和真理的标準》等論文,在當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讨論的思想解放運動中,正本清源,闡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982年,《關于目的的哲學》一書出版,這部著作将認識論哲學本體論和曆史唯物主義研究融為一體,受到了理論界的廣泛關注和稱道。1986到1987年夏甄陶又出版了《認識論引論》一書,這些成果标志着他關于現代認識論的研究進入到了系統和全面的時期,從而也将我國哲學的認識論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階段。1989年,由他主持并組織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成果《認識發生論》出版。這項成果不僅對人們尚未關注的問題作了開拓性探索,也使我國哲學的認識論研究更加深入和廣泛了。
進入90年代後,夏甄陶的哲學探索向着更廣闊的領域和方向邁進。他對中國哲學展開新的研究,創作了近80萬字的巨著《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對馬克思主義實踐唯物主義的研究趨于深化和成熟,發表了一系列論文,1996年出版了《認識的主客體相關原理》。人學逐漸成為哲學發展的熱點,對其研究将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此時,夏甄陶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人學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如論文《人的普遍性》、《人——關系、活動和發展》等;著作《人是什麼—— 一種實踐唯物主義的人的觀念》。同時,他在更廣闊的基礎上進行人類思維活動的探究,主持并完成了國家教委博士點項目。
夏甄陶勤于科研,治學嚴謹,力求創新且卓有成效,數十年如一日地兢兢業業于哲學研究和教學工作中。在曆經50餘年的學習工作和研究後,他已是著作等身,且已桃李芬芳。對夏甄陶的學術成就和貢獻,社會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和推崇,并因此使他獲得了很高的聲譽,得到了國家和國際上的承認。1988年,他被國家人事部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學者,享受政府津貼。他的傳記被收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的《國際知識分子名人錄》,并授予國際榮譽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