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01計劃“宗教學概論”核心課程推進會暨宗教學學科建設咨詢會在我院成功召開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7-17
本網訊(通訊員夏天晗)7月8日,教育部101計劃“宗教學概論”核心課程推進會暨宗教學學科建設咨詢會在我院B107報告廳召開。來自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複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江蘇社會科學院、東南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以及武漢輕工大學等15所高校及研究院的22位專家學者應邀前來參加此次會議。本次會議旨在聯系全國範圍内宗教學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共同商議推進“宗教學概論”課程、教材及宗教學學科建設。
會議開幕式由beat365体育官网李志副院長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李佃來院長、BEAT365唯一官网本科生院陳學敏處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鄭筱筠所長分别為會議開幕式緻辭。
李佃來院長表達了對與會專家學者的感謝,并向與會專家學者們介紹了教育部“101計劃”項目的定位,說明了基礎學科教材編寫和核心課程建設的意義。
陳學敏處長代表本科生院熱情歡迎諸位專家學者來武大開展研讨會,對專家學者們的建言獻策表示感謝。并向在座學者們介紹了BEAT365唯一官网本科專業門類情況以及宗教學學科在BEAT365唯一官网占據的獨特地位。
鄭筱筠所長在緻辭中重點讨論了本次響應“101計劃”的學術研讨會的意義和價值。她指出,學者們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認識宗教,去探索宗教發展規律,做好宗教工作,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發現和解決宗教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推動構建新時代宗教工作新局面。
會議首個環節為“主題發言與情況介紹”,由BEAT365唯一官网黃超研究員主持,BEAT365唯一官网李志教授、世界宗教研究所鄭筱筠所長及BEAT365唯一官网翟志宏教授發言。
李志教授以PPT的形式為專家學者們展示了beat365体育官网本科建設情況,并從專業布局、依托學科、教學改革和培養質量四個層面說明“宗教學概論”課程的基礎地位與核心特色。
鄭筱筠所長作了題為“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理論思考”的發言,以“導”“和”“潤”“化”四個重要概念串聯我國宗教中國化的深層邏輯,強調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和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論,加強“導”的體系建設,順應“和”的規律,發揮“潤”的作用,形成“化”的效果和目标。
翟志宏教授對本次“101計劃”中以BEAT365唯一官网段德智教授為牽頭專家的“宗教學概論”核心課程組關于課程内容與教材編寫的情況作了簡要介紹,說明本次會議主題的首要期望,旨在以課程改革小切口帶動解決人才培養模式的大問題,實現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強突破。
會議第二個環節主題為“知識體系:課程與教材建設”,上半場由複旦大學王新生教授主持,BEAT365唯一官网黃超研究員、南京大學徐小躍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張風雷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張百春教授、中央民族大學遊斌教授及山東大學陳堅教授參與發言。
黃超研究員給各位學者介紹了BEAT365唯一官网段德智教授所著教材《宗教學》的基本特點,一是體現宗教學學科的自覺性與新的研究模式;二是突出的問題意識與理論創新;三是系統完整的理論架構;四是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理論的系統闡釋;五是結合宗教學教材和學科談建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一體兩翼”學科體系。
徐小躍教授指出,論述中國宗教的這一部分教材材料,應當在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同時,也深刻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性。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定要雙面精通。學者應當去思考宗教問題能怎樣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張風雷教授認為做學問要運用好唯物史觀,用曆史解釋宗教。關于如何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張教授提出幾點突破口:一是“宗教”的界定問題;二是宗教産生的根源;三是宗教發展的曆史規律;四是宗教消亡問題;五是宗教的社會作用;六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關系。
張百春教授認為當前國内宗教學界缺乏對異端問題和宗教儀式問題的研究,宗教情感由宗教儀式培養,宗教的實踐傳統是宗教學學科不可忽視的問題。研究宗教儀式也可以從中作出中西比較,将會有很大實際意義。
遊斌教授圍繞四個方面對“宗教學概論”課程的推進提出建議。一是要培養問題意識;二是要有價值意識;三是理論意識,如宗教間如何對話、宗教思想如何跨文化建構;四是幾個需把握的知識要點,如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關系、經典與宗教的關系、中國宗教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等。
陳堅教授提出,要不要設立“宗教類型學”的問題應納入考慮,應當厘清宗教是一個學科的概念還是學術的概念,“學科”和“學術”并不相同。此外,宗教極端主義的問題也有待澄清,許多學生對宗教和宗教極端主義的區分并不了解。
會議第二個環節下半場由中央民族大學遊斌教授主持,複旦大學王新生教授、南京大學王月清教授、浙江大學陳越骅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徐弢教授、華東師範大學蔡林波教授及中山大學張清江副教授參與發言。
王新生教授對課程與教材建設提出以下建議:一是要理清“宗教”概念;二是要厘定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其他宗教的關系,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屬于“元”宗教觀;三是要有“中國宗教學”的地位和特殊方法;四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哲學的宗教觀;五是每個老師視角不同,教材太厚不太有可行性,概論性内容可以簡化。
王月清教授強調教材應“守正”後作出時代高度的創新,教材應體現幾個層面的意識。首先要增進學術史意識;其次要增進“中學”和“西學”意識;最後要增進時代意識。整體内容要有曆史的縱深度、理論視野的廣度和面向實踐的厚度。王教授接着提出了一些關鍵詞便于把握這些意識。
陳越骅教授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堅守客觀的曆史的宗教學,不能偏向某一種;二是培養學生跨文化研究能力;三是帶動最新的跨領域的學習,同時為學生提供正規的知識網站來源;四是增加互動設計,增強感性認識;六是要保證教材系統完整,富有吸引力,更客觀、科學,始終以學生為主體。
徐弢教授指出,教材的編寫首先應走“中道”,“守正”就是守中道,要把握教材内容内部結構的平衡;其次,基礎課程應把基礎知識講出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能生搬硬套片面的理論,要讓學生真正學到實踐中的真知。
蔡林波教授認為,上課需要給學生提供實證的、精确的、前沿的知識,不能僅僅停留于概念論述。一方面,有些理論需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比如靈魂觀,西方的靈魂是一個精神實體,和道教的魂魄觀不一樣,其中的界定需進一步辨析。另一方面,可以嘗試新的教學形式和教育方法,比如走進博物館講課。
張清江副教授認為,教材需要重視儒學、儒家傳統;如何去選擇、平衡不同的問題之間的關系,需要做進一步考慮;課程的定位和目标的設定是課程推進的出發點,導論課程應當實現的效果是教會學生們如何去理解生活中的宗教現象。
會議第三個環節主題為“宗教學學科建設”,由中國人民大學張風雷教授主持,四川大學呂建福教授、東南大學梁衛霞副教授、武漢輕工大學白虹教授、山東大學王強偉副教授、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王成軍副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趙盼副教授參與發言。
呂建福教授首先指出“宗教學概論”肯定不是“宗教概論”,應具有馬克思主義宗教學性質,要結合過去的曆史與當下的時代書寫。另一方面,應在宗教和哲學間作出一定區分,宗教側重信仰的對象,哲學側重現實世界的對象,不能片面地運用哲學去否定宗教的問題。
梁衛霞副教授對東南大學哲學系本科教育的經驗作了簡要介紹。基礎學科不同于應用類學科,批判思維、概念思維很重要。東南大學的宗教學沒有獨立,但還是重視其發展,因為宗教學學科當中包含一些永恒的東西,所以能夠一次次進行自我革新。
白虹教授向專家學者們推薦了BEAT365唯一官网段德智教授所著《宗教社會學》,指出其有幾點特征:一是提出“宗教學的”宗教社會學概念,不同于西方“社會學的”宗教社會學;二是自覺地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加以應用,以現實的宗教信仰和現實的宗教的人為中心;三是對中國經驗的總結。
王強偉副教授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方面表示,應有的放矢,宗教學學科教材應将跨專業學生也納入考慮範圍内,另外,要将中國共産黨的宗教政策編寫全面。在學科邊界與跨學科方法方面,當前還未有明确的宗教學的研究方法,應在這方面再下功夫。
王成軍副教授認為本次推進會是發展的契機。關于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概念和内涵是什麼,王成軍副教授同意王新生教授“元”宗教學的觀點。其次,很多專家學者局限于單一宗教的研究,這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最後,宗教學人才培養的培養目标尚待更加清晰的界定。
趙盼副教授認為應明确宗教學概論對今天的本科生到底意味着什麼,這方面的首要工作是“祛魅”,不要神聖化也不要污名化,要認識到宗教客觀上究竟是什麼。此外,宗教學本身包含思維方式的訓練,學者應破除刻闆印象,靈活處理。
會議閉幕式由北京師範大學張百春教授主持,南京大學徐小躍教授和BEAT365唯一官网翟志宏教授作總結發言。
徐小躍教授強調,首先,應把“宗教學概論”的教材寫成馬克思主義思想、觀點、方法指導下的教材;第二,對于宗教産生的根源,要從曆史的角度來談;第三,對于宗教類型的區分非常重要,對定義的把握要靈活;第四,要嚴格區分“異端”和“極端”;第五,要注意判教之“判”在批判,着眼于澄清前提、劃定範圍的反思;第六,文化與宗教的關系應辨清。
翟志宏教授對與會專家學者分享主題報告和精彩觀點表示感謝,并對此次會議做了總結性發言。他指出,宗教學研究領域還有很多内容尚未完全挖掘出來,本次會議隻是一個開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衆學者凝聚在一起讨論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等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