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段忠橋教授:“盧梭的三種平等觀念及其對現代平等觀念的貢獻” ——BEAT365唯一官网第七屆政治哲學暑期學校系列講座第二講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8-02

本網訊(通訊員李忠澤)8月1日下午,BEAT365唯一官网第七屆政治哲學暑期學校第二場講座由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李佃來教授主持。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段忠橋教授做了題為“盧梭的三種平等觀念及其對現代平等觀念的貢獻”的講座。

段教授指出,研究當代政治哲學中的平等觀念,就要研究平等觀念的發展史。很多人認為,現代平等的觀念,起源于盧梭,而盧梭是從反面,也就是從不平等的角度來論證平等的。

那麼,盧梭有沒有正面提出自己的平等觀?段教授認為,盧梭正面地提出了三種平等觀,即,基于自然的平等,基于約定的平等,基于功利的平等。

第一種平等,是基于自然的平等。盧梭在《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認為,這是“自然賦予人們的平等”。由于自然的平等的對立面是人們造成的不平等、基于公約的平等,所以自然的平等的含義隻能是人們生而具有的平等。這種平等涉及的範圍是整個人類,是不具備時間和空間屬性的、一般意義上的人。這種平等體現在:第一,任何人對其他同類,都沒有天然的權威;第二,每個人,都天然有權,取得自己所必需的一切;人生而平等,是基于人的天性,而不是基于人的理性。

第二種平等,是基于約定的平等,即每個公民全都遵守同樣的條件并且全都應該享有同樣的權利。這種平等,是從人類實際情況與法律的可能情況下的平等:因為人類面臨生存的障礙,使得個人無法憑自己的力量維持生活,這就需要一種方式,既能發揮每個人自己的力量,團結所有人,也能保護每一個人的利益。約定的對象,是作為主權權威參與者的每一個公民。這種平等的體現,是大家全都遵守同樣的條件并且全都應該享受相同的權利。與基于自然的平等不同,基于約定的平等不是源自人性中的心靈,而是人性中的理性。段教授指出,盧梭并不認為,基于契約的平等能取代人生理上的差異。

第三種平等,是基于功利的平等,即既不允許有富豪,也不允許有赤貧。因為各種原因,如體力和智力的區别,人們能夠擁有的實際财富是不同的。盧梭認為,财富上的不平等對人類是有害的。段教授認為,這種平等完全是功利上考慮,因為富豪會産生暴政的擁護者,赤貧會産生暴君,進而危害國家。這種平等的目标是:“就财富而言,則沒有一個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購買另一個人,也沒有一個公民窮得不得不出賣自身”。為了實現這種平等,國家需要通過立法等方式加以限制财富上的不平等。

最後,段教授對于盧梭的三種平等觀念進行了評價:第一種、第二種平等觀念,洛克都早于盧梭提出,所以盧梭并無新意;然而,盧梭提出的第三種平等觀念,即限制财富不平等,對平等的讨論由政治領域延伸到了經濟領域。這是盧梭對平等觀念真正的貢獻。

講座結束後,同學們就盧梭與洛克的關系、盧梭的第三種平等具體的要求等問題進行了提問和交流。

第一天的暑期學校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