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小組“細胞”,讓“最小單元”發揮最大作用——研究生培養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9-27
本網訊(通訊員 代丹妮)進入研究生階段,絕大多數同學都會面臨無法抗拒的“它”——組會。提到組會,不少同學都會既緊張又激動。但當同學們回憶起組會時,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組會對自己的助益。組會的開展形式與老師的風格和學科的特點有着密切的關系,為此,beat365体育官网研究生會宣傳部特意采訪了部分老師和同學,向大家介紹小組會的大作用。
▲ 吳根友老師以讀書會的形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經典能力
讀書會是吳根友老師舉辦組會的基礎形式。他習慣帶學生一起讀書,其中既包括哲學經典書籍,也包括學科前沿書籍。對于“如何讀”這個問題,吳根友老師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會讓學生先一字一句精讀,然後三人一組,在讀書會上以PPT展示的方式交流閱讀感受。每一組的成員分别是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吳根友老師提到這樣安排的原因是為了讓博士生帶碩士生,碩士生帶本科生。彙報完後,吳根友老師會和學生一起對展示成果進行評議。吳根友老師希望能夠通過組會培養學生深度閱讀的能力與習慣。
吳根友老師接受采訪
▲ 喻豐老師關注學生研究進展,培養學生科研能力
喻豐老師每周會開一到兩次組會,會上每名學生需要報告自己近期的研究情況以及未來想做的研究。喻豐老師認為,組會的形式與心理學的學科特點有關,心理學更多是一個偏理學的學科,要求學生能夠提出假設、設計研究、進行實驗,所以心理學組會更關注學生們的研究進展。
喻豐老師接受采訪
▲ 李勇老師鼓勵學生彙報,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學科前沿問題
李勇老師主要研究的是英美分析哲學,他習慣以自然科學研究的方式來推動組會進程。他一個月會召開約兩次組會,每次組會由兩位學生彙報近期所研究的學科前沿問題,主要是文獻綜述及個人觀點論證。彙報結束後,李勇老師會進行提問并要求彙報同學進行解答。
李勇老師接受采訪
▲ 翟志宏老師綜合讀書會與報告會,幫助學生精準把握概念
翟志宏老師采用讀書會與主題報告兩種形式。在讀書會上,翟志宏老師會組織學生一起翻譯英文文獻,然後大家對翻譯的内容進行讨論。在翟志宏老師看來,這種翻譯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精确把握。翟志宏老師指出:“在哲學翻譯中,一個概念可能會涉及多方面的意義。通過讀書會,師生一起對翻譯進行校訂和修正,這可以幫助學生準确把握其概念意涵。而對一個概念的正确把握又對學生知識體系或者理論體系的形成至關重要。”
李忠澤同學接受采訪
組會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
回憶本科生涯,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會是課堂與圖書館,組會才是研究生獨有的特色。習慣于獨自學習的研究生小白們,總會有這樣的疑問:導師們為什麼要舉辦組會?治學如治璞玉,須切磋琢磨。組會一般會要求同學們進行展示彙報,并接受同學和老師們的提問和評議。翟志宏老師指出,組會這種學習形式有助于鍛煉學生們的問題意識、創新意識和批判思維,提升其科研能力。2022級碩士研究生王念之說道:“組會讓我進步和堅定,無論是肯定還是批評,導師的評議讓我受益匪淺。” 2022級碩士研究生周曉凡認為,“對研究生來說,組會是一個能和導師及同門固定見面、讨論的寶貴機會,我們可以在組會上互相分享新的研究想法,或者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讓導師、同門幫忙指出問題、提供建議。尤其是對于我這樣剛開始進行學術研究的研究生來說,組會上拓展的知識和收獲的建設性觀點是科研的重要動力。”《禮記•學記》提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唯有身處學術共同體中,才能更清楚自己的學術水準和奮鬥方向。
組會能拉進老師與學生的距離
《論語》中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采訪過程中,不少老師和學生都提到了組會在情感方面的意義。周曉凡認為“組會讓人感覺自己身處一個‘學術小社區’,大家都有相似的目标,能夠互相提供持續的社會支持。”2022級碩士研究生王宇說:“組會不僅是和老師、同門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好機會,更是師門齊聚首的難得機緣,一期一會,每一場組會都值得好好珍惜。”王宇同學還提到組會讓他認識到了團隊的重要性:“組會讓我們在收獲知識的同時,還擁有了溫暖的歸屬感。”吳根友老師在采訪中提到:“我們的碩士生、博士生在這裡讀了三、四年,畢業之後會因我們的讀書會回想起跟這些師兄弟在一起的日子。這也就是培養校友對武大和beat365体育官网的深厚感情,讓他們回憶起我們集體學習的美好場面。我希望這些學生畢業之後,對BEAT365唯一官网有着真切的懷念和美好的回憶。”
采訪過程中,小宣發現經常參加組會的同學與老師間往往有着更加融洽的關系。通過組會,老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态、學習生活情況,幫助學生更好成長。當代大學教育普遍存在師生疏離的問題,而組會的開展在某種程度上意味着傳統書院式教學中更為緊密的師生關系的回歸。
組會制度的展望
當我們問及對“一月兩會”(一個月定期舉辦至少一次組會,提倡舉辦兩次及以上)的看法時,老師和學生一緻給出了積極的反饋。李勇老師在采訪中提出:“定期的組會讓大家圍坐一起分享交流,這會是一種不錯的學術經曆與體驗。”吳根友老師支持學院的組會制度,他說:“作為老師,關懷學生的成長,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但會有固定的接待時間,這是對老師自身的要求。”2021級碩士研究生李忠澤在采訪中這樣說:“我覺得‘一月兩會’制度對于研究生來說是比較好的,我們可以通過組會對自己的研究進展有更充分地把握。如果我們隻是自己去看書、上課,對現在的研究進展了解有限,并且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是通過‘一月兩會’這樣的制度,一方面可以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和老師定期溝通。”除此之外,同學們還提出了一些建議。2022級碩士研究生龍晗昕建議學院可以賦予制度實施以更多的靈動自主性。2022級碩士研究生王宇則建議學院可以對“一月兩會”制度如何落實執行、如何監督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讨論、細化。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