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研融合育人才,紅色傳承譜新篇:一堂生動的人類學課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12-07

本網訊(通訊員王文潔)為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赓續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12月2日,beat365体育官网“宗教人類學”課程教師曹彥副教授帶領課程“紅色精神田野調查”小組的5名成員前往紅安縣上新集鎮展開了一次别開生面的田野調查,探尋上新集鎮複興村和黃才畈村的紅色精神脈絡,感悟紅色精神,深入了解當地的人文風情和社會發展。

此次田野調查活動起源于曹彥副教授與紅安縣老區建設促進會上新集鎮分會陳良新會長的長期合作。

當日上午,在複興村黨支部書記韓龍輝的帶領下,同學們來到韓先楚生平陳列室、韓先楚故居等處進行參觀。據韓書記介紹,複興村雖不是韓先楚将軍的出生地,卻是韓先楚将軍的主要成長地,這裡見證了韓先楚将軍的成長,保留着韓先楚将軍的印記,承載着韓先楚将軍那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不畏艱險、堅定不移的紅色精神。同學們在陳列室的展闆旁駐足良久,看着一幅幅生動鮮活的老照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介紹,聆聽着韓先楚将軍激蕩昂揚的生平,深深感受到了革命曆史的艱難曲折、共産黨人不畏艱險、昂揚樂觀的奮鬥精神,更加體悟了紅色精神的厚重内涵。

在開始戶外考察中,大家全方位地了解複興村的風土民情和特色産業。據韓書記介紹,複興村堅持貫徹“以綠色為本,以紅色為魂”的發展理念,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通過農田大戶承包經營的模式推進農業生産規模化、專業化;同時持續探尋紅色基因,挖掘紅色故事,以紅色精神賦能複興村的發展。

結束複興村的參觀後,同學們來到黃才畈村。黃才畈村地處紅安、黃陂、大悟三縣交界,是重要的革命老區,這裡曾發生過驚心動魄的戰鬥。這片被英烈鮮血染紅的土地,見證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

黃才畈會議舊址落于黃才畈村中間一棟坐北朝南的巷内。黃忠金書記向師生們介紹了一場曾發生在這裡的重要會議:“1932年10月10日晚,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在黃才畈召開緊急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張國焘、沈澤民、陳昌浩、徐寶珊、王平章、徐向前、吳煥先等。會上在讨論紅四方面軍的行動方向時,發生了争執。分局書記張國焘主張退出鄂豫皖蘇區,向外線轉移;鄂豫皖省委書記沈澤民主張紅軍不脫離蘇區,分散遊擊,堅持遊擊戰争。徐向前等多數與會者同意張國焘轉移外線作戰的意見。會議最後決定,紅四方面軍主力越過京漢路以西地區活動,把敵人引出蘇區,一待形勢好轉,再回來恢複蘇區。最終決定紅四方面軍主力應當跳出包圍,轉移到敵人防守薄弱的外線作戰,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殲滅敵人。”

在黃才畈大灣中先後參觀了老紅軍黃華紀念室、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紅安縣上新集鎮烈士陵園等紅色遺址遺迹和紅色教育基地。通過黃書記的講述,大家了解到了蔡申熙烈士的英勇事迹:1932年7月,在第四次反“圍剿”中,蔡申熙臨危受命,出任紅25軍軍長。9月底,當紅四方面軍向西線黃、麻地區轉戰,到達黃安河口鎮以東地區時,敵人兩個縱隊又兩個師圍追上來。紅二十五軍一部掩護大部隊突圍轉移,蔡申熙身負重傷,腸子流出一半,他強忍劇痛,用手捂着肚子,坐在擔架上繼續指揮戰鬥,直至壯烈犧牲。

秋風飒飒,紅楓葉落,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深沉浸在這段厚重的曆史中。觀一葉而知天下秋,這曆史的小小的一頁,卻讓每一個人,在這段曆史遺蘊中,重溫了那段蕩氣回腸的紅色歲月,感受了革命先烈們不畏犧牲、矢志不渝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歲月。

據了解,黃才畈村近年來深入貫徹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持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大力保護古村落和紅色資源,因此承載着紅色記憶的舊址仍保存完好。在黃才畈村黨支部書記黃忠金和紅安縣老區建設促進會上新集鎮分會會長陳良新的帶領下,師生們一同穿過黃才畈村的胡同巷子,踏石路、摸石牆、觀古迹,品味黃才畈村的深厚曆史底蘊。

在調研活動的最後,還有幸對黃才畈村軍旅作家王世軍進行了訪談,圍繞黃才畈村的紅色曆史和紅色精神相關的熱點話題展開了交流。訪談接近尾聲時,王世軍表達了對新時代大學生的熱切期盼,希望大學生深入實踐,在曆史和現實的碰撞中,理解紅色精神的實質,為紅色精神傳承和紅色文化傳播注入新動力、新活力。

借調研采風的機會,同學們走進上新集鎮,聆聽紅色曆史,瞻仰革命先烈,重溫紅色記憶,身臨其境地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的抗戰過程。參與調研活動的王同學感悟頗深:“特别感謝領導們的熱情接待和耐心講解,也特别感謝曹彥老師的悉心指導。這次紅色之旅,我們跟随書記們講述的紅色故事,走進會議的舊址、走入英雄的故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曆史是具體的是有溫度的。同時,通過這次調研,也深刻地意識到保護紅色資源,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性。”

帶領學生走出去,走下去,将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高度融合,新技術、新媒介與專業教育高度融合是曹彥副教授獨特的教學方式。借助于跨學科的教學理念、實地的田野調查與影視技術的運用,“宗教人類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不僅讓學生們從理論上體認宗教人類學的跨學科特質,而且通過生動的、實地的記錄形式,獲知社會現象所具有的更為廣泛的文化意義、時代價值。曹彥副教授表示:“此次紅色之旅,一方面是希望同學們明白中國古代的打着宗教旗幟的運動本質上是争取耕者有其田的農民運動,而這種訴求隻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産黨才真正實現了;另一方是希望同學們通過實地考察和實時拍攝,增長知識見識,領悟紅色精神内涵,提升思想修養,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用編輯的視頻回饋村民。”

習近平主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回首過往百年,一個個動人的紅色符号凝聚成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閃耀着曆史的光芒,也照亮了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方向。此次學研融合的紅色之旅體現了beat365体育官网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學院将持續落實新文科改革,深入推進多學科融合,打造特色實踐課堂,為學生搭建更廣闊的實踐平台,在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雙車道上持續均衡發力,推動知識向實踐能力轉化,培養具有豐富知識儲備和突出實踐能力的拔尖人才。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