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beat365体育官网打造思政工作新矩陣——課程思政與思政工作戰“疫”齊發力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0-04-03

本網訊(通訊員:嚴璨 李懿)在全民戰“疫”課堂中,如何發揮專業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何實現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機融合?如何引導學生科學認識新冠肺炎疫情,增強打赢防疫阻擊戰的堅定信心,着力引導學生弘揚中國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高度重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按照學校統一部署,結合學院師生實際科學有序開展了防疫工作。在做好科學有效防疫、線上教學質量保障的基礎上,beat365体育官网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全院育人一盤棋,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學工隊伍和教輔人員力量,抓住疫情“危機”這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機”,發揮教育教學協同作用,讓課程思政和思政工作齊發力,形成疫情下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第一課堂:雲端教學融合課程思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緊密聯系起來。beat365体育官网專業教師抓住疫情這本深刻的教材,将疫情“危機”轉化為開展課程思政的“契機”,一方面有針對性地設計了一系列疫情公開課,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線上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課程合力,引領和引導學生将對疫情的感性認識轉換為聯系專業知識的深度思考。

結合哲學、宗教學和心理學學科特點,學院針對疫情期間熱點問題專門打造疫情系列公開課。學院孫勁松教授《周易“見微知著”思想與疫情防控》課結合疫情談“見微知著”,诠釋我們要有對潛在風險科學預判和治理的能力,引發了我們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思考。心理學系鐘年教授的《戰疫、抗疫與和疫——從心理自強到文化自覺》公開課提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從國家層面和個人層面共同發力,冷靜對待人與疫情之間可能出現的長期共存關系。喻豐教授《疫情中的道德心理學》借用道德、謠言傳播的心理學機制解釋疫情中出現的種種個案。這些課程都受到學生們的廣泛歡迎,吸引校内外超過10萬名網友在線觀看。

                 

與此同時,自學校開展線上教學以來,beat365体育官网專業教師也十分注重結合疫情、依托學科充分挖掘線上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将專業知識與思政内容相結合,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踐行社會責任。

在《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論》課上,儲昭華老師在講授哲學史論的一些基本觀點的時候,聯系疫情中的所見所聞為同學們講解人生哲學。此外,儲老師還讨論政府的戰役措施和疫情發展階段的關系。在疫情爆發初期,政府采取了嚴厲的管控措施,集中醫療資源搶救患者,主要的目标是控制疫情、保護人民。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後,政府的目标就轉變成為了在控制疫情的基礎上條件的按順序複工複産。這種宏觀調控上的轉變,是基于“戰役”實踐和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做出的。其次,儲老師也談及了疫情在世界範圍内的爆發對全球化的影響。這次疫情雖然不會造成全球化的停止甚至逆轉,但也會引起更多的人對全球化進程的利與弊的反思,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在建立更多更有效的合作的基礎上應對災難全球化和危機全球化的問題。

黃超老師在本學期《宗教社會學》課程的第一節課中,就讓研究生就身邊的疫情與宗教現象展開思考與讨論,鼓勵研究生運用宗教學理論知識聯系當下的社會問題進行深入探索。通過比較中外宗教界在抗疫鬥争中的不同表現,充分證明了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優越性。我國宗教界積極配合和參與抗疫鬥争工作,顯示出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社會各界衆志成城形成的抗“疫”統一戰線的強大力量。反觀有些國家的宗教團體,無視疫情對信教群體和社會大衆生命安全的威脅,肆意妄為,導緻災難性後果。此外,黃超老師還将本課程的社會調研主題集中在“宗教與瘟疫”,要求研究生關注身邊的各宗教團體在解釋、處理瘟疫問題時的理論、儀式、方法和效果,并與同學們約定返校後進一步面對面具體研讨、組織相關的專題調研。

7E327DAB2EED6C581005B5E1BFB992CB

黃超老師《宗教社會學》課程結合疫情布置調研任務

鐘年老師在《文化心理學》這門課上組建了讀書會,與同學一起閱讀、讨論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路威的著作——《文明與野蠻》。鐘年老師積極地引導同學們閱讀,并要求邊讀邊思考,從人類學反思中汲取智慧。有同學談到:“線上讀書會是防疫期間特别好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網絡課堂的補充。通過老師的導讀、網絡課堂中的相互交流和讨論,同學們對這次疫情的反思也日益深入。這次疫情也告訴我們,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仍然是新時代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社會心理學》任課老師白寶玉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時政案例,向同學們介紹了疫情對人心理狀态的影響,從理論上解釋了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部分群衆産生焦慮、恐懼的原因,既講活了專業課知識,同時也疏解了同學們自身的負面心理壓力,能夠使同學們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疫情及其帶來的影響,增強在黨的領導下科學戰“疫”的信心。

         

白寶玉老師《社會心理學》授課内容

《本土心理學》任課老師胡軍生,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地區人們的心理狀況作為案例引入,分析了疫情下湖北省的相關措施以及湖北人的心理狀态,結合實際講述本土心理學專業知識,嘗試提出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情況開展精準防控、精準施策的心理學方法論建議。有同學認為:“黨中央強調各地區應結合實際精準防控,胡老師則從專業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不同地區群衆心理的不同特點,引發了我們的共鳴。精準施策的前提是要精确掌握對象的特點,本土心理學這門課就為精準防控疫情提供了心理學專業的解決視角。”

        

胡軍生老師《本土心理學》授課内容

第二課堂:網絡思政落實立德樹人

特殊的學期裡,學院繼續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與學生思政工作的融合發展,構建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網絡課堂、社會課堂聯動的思政工作格局,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具有哲學學科特色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

黨團活動作引領。黨支部開展線上學習活動,增強戰“疫”必勝的信念,發揮出關鍵時期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本科生黨支部創新開展了“哲說新時代”理論學習評議活動,勉勵同學們居家讀經典、學習新思想、提升新境界。部分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報到,走到抗“疫”一線,熱心回饋社會。學生會第一時間向同學們發出“停課不停學,居家讀經典”倡議,各團支部分别舉行“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是希望”“青春戰‘疫’,共克時艱”網上主題團日活動,組織團員青年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重要指示精神、學習疫情防控知識、交流學習心得,團結帶領團員青年堅定信心主動應對疫情挑戰。

                 

本科生黨支部引領理論哲思

團支部向所有團員青年發出倡議

       

圖為學生團支部開展線上直播團日活動

學業指導促發展。為了保持同學們在家學習的激情,學院學生會策劃了”STUDY WITH ME”線上互促互學系列活動,通過雲打卡、雲自習、雲開講等闆塊内容實現線上同伴互助互勵,引導同學們養成良好學習和生活作息,達成共同進步。與此同時,學生會學習部協同各班級學習委員積極了解班級同學“宅家上學”的現狀,幫助學生發現學習問題,及時将學生遇到的問題向教學管理部門反饋,協同解決。針對同學們科研創新需求,學習部還及時策劃組織了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答辯經驗雲端直播分享會等活動。

         

學院學生雲打卡和雲自習活動

創新創業項目立項經驗線上分享會活動

網絡心理送關愛。針對學生“宅家上學”心理沖突和困擾,面向全院同學推出了抗疫情期間“心靈深呼吸”系列網絡心理健康活動,每周五天通過學生官微平台投放心有靈犀信箱回信、走出孤島線上團體輔導活動、心海燈塔主題推文、哲裡心知心理微課堂等品牌子欄目,聚焦疫情期間同學們心理調适、情緒管理、親情處理、學習管理等問題,幫助和引導同學們做到身心健康“宅”,遠離心理陰霾,做好心理戰“疫”。

網絡心理健康活動公告發出2小時不到就收到衆多同學來信

生涯規劃不停歇。學院根據不同年級發展需要,開展了線上就業指導和學業規劃指導活動,降低學生疫情期間不确定感和迷茫感,引導學生合理規劃時間,思考未來發展規劃。


2016級學生在線直播就業求職輔導

邀請校友開展未來規劃線上分享活動

全員育人:聯動機制提升育人水平

面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學院在保障網上教學順利開展的同時,輔導員、班級導師、燭光導航師三級聯動,充分發揮網絡班、團會的作用,教學學工協同發揮育人合力。

開展主題班會。隔離不隔“愛”,疫情發生後,學院本科生班級導師、燭光導航師積極行動,積極召開線上班會、一對一溝通等形式,圍繞疫情防護、身心健康、課程學習等方面開展指導,引導同學們不負時光、潛心讀書。

18級現代哲學國際班班導吳昕炜老師共同探讨疫情

16級心理學班級導師白寶玉召開班會關心畢業年級同學

         

19級哲學類二班班導劉秉毅老師主持班會傳達對同學們健康與學業關心

                    

學院學工團隊與班級導師、燭光導航師保持密切溝通合作

教學學工協同确保線上教學順利開展。學院教學秘書做了大量開課前的籌備工作,一對一協助每一位教師順利網上開課。開學前聯合輔導員組織各班推選出各課程課代表,協助老師做好答疑和考勤工作,課代表負責成立課程群,便于同學們上課和課程互動。之後面向所有課代表成立哲院網絡上課交流群,專門對接學生,及時接收和了解學生對課堂的反饋,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作出回應和解決,确保了學院線上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

      

       

多項舉措保障學生在家學習效果良好

輔導員24小時的雲守護。疫情期間,學院輔導員對學生的系統關懷體現在每一個普通的全天候日常:仔細摸排返鄉學生的每日動态,建立在漢學生QQ群,點對點密切聯系;對于因疫情造成各類困難的學生,幫助申請臨時困難補助或專項困難補助;時刻關注學生心理狀況,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及時與家長保持聯絡,給予家校協作;召開線上年級大會、主題班團會,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疫情期間的思想引領;密切聯系畢業班學生,及時了解其就業進度、畢業設計進度,及時幫助就業困難學生解決問題。

加強與留漢學生的日常聯系

輔導員在線同畢委會讨論畢業生幫扶措施

輔導員在線直播召開年級大會

           

輔導員關心學生身體健康和學業情況

輔導員及時與家長溝通形成家校協作合力


(編輯:鄧莉萍     審核: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