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雅集奏古韻,寰宇揚韶音——我院研究生王軍受邀參加第二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使》論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04-24

本網訊(通訊員黃涵 段奇奇)4月15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全國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使》論壇中的“中華文化·雅集”招待會和非遺展示活動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來自40多個國家的近300名嘉賓及觀衆參加此次國際研讨會。我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世界武術錦标賽太極拳冠軍王軍受邀參加,在國際舞台上傳播中華文化,奏響中國樂章。

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同志在研讨會開幕緻辭中表示,習近平主席2014年3月首次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并發表了關于文明交流互鑒理念的重要演講,10年來,文明交流互鑒理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斷拓展、廣泛傳播,為增進全人類共同利益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幹事曲星回顧《信使》雜志前主編愛德華-格裡桑的理念,實現人類文明的共同願景,即是發展共同的人性,發展“全天下”。專家學者圍繞“文明交流互鑒與人類共同願景”這一主題展開探讨,稱贊了中國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在“中華文化·雅集”的非遺展示環節中,王軍先後展演中國傳統樂器古琴和中國武術太極拳,動如行雲流水,聲為黃鐘大呂,在場中外友人無不擊節歎賞。

王軍表示,蕭萐父先生留下了“德業雙修,學思并重,史論結合,中西對比,古今貫通”的做人與治學之道,這是哲院學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遺産。中國自古有“禮之用,和為貴”的文化傳統,加強文明交流互鑒,以文化論壇、文化展演的和平方式實現文明溝通,正是中國為當代世界文明交流提供的方案。武大學子當牢記總書記教誨,學以緻用、堅持“兩個結合”的重大理論觀點,為推動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并且要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積極參加中外多形式、多角度文明對話,為國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戰略、推動平等對話文明文化交流、開創人類更加美好未來注入青春力量。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