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笃行有為”:傑出校友孫志軍做客珞珈哲學校友論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05-12
本網訊(通訊員曹承冠)5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理事長、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哲學系78級傑出校友孫志軍,以“知行合一、笃行有為”為主題,為beat365体育官网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富有深度和厚度的精彩報告。哲學系78級優秀校友王和平,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書記盧昌甯,院長李佃來,黨委副書記嚴璨、劉慧,副院長李志,以及90多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
講座伊始,孫志軍校友表達了回到母系的喜悅之情,回憶了自己四十多年前在BEAT365唯一官网的學習、生活以及個人成長曆程,希望能夠盡己所能回報母校和社會。他特别希望,通過分享自身在工作中的見聞和經驗,幫助同學們将專業知識與人生規劃有機結合起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社會。他對“知”“行”“笃行”“有為”作了非常獨到和深入的闡釋,突出強調“知”不僅限于書本知識,更需通過深入社會的實踐,形成“以實踐為基礎的、知與行相融合”的“知”,真正地将哲學智慧融入現實,通過實踐驗證認知。他還提出,為了達成知行合一,年輕人應當“笃行有為”,積極規劃未來,确定目标不斷奮鬥,實現自我價值。
講座中,孫志軍校友具體從三個層次闡釋了年輕人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笃行有為”。一是應該想清楚自己畢業之後想做什麼,或更長遠來說,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為此,年輕人應該“明确目标,堅定信心”。在這方面,他為即将步入社會的同學們提供了兩方面的建議:一方面,鼓勵同學們對國家、學校、哲學專業以及自身未來充滿信心,并根據自己的特點,設立明确的職業目标;另一方面倡導設定終極目标、階段性目标和當下目标,腳踏實地,積極應對各種複雜因素,以曆史的眼光來對待和實現各類目标。二是應該認真思考,為了實現這些目标,自己應該做什麼。為此,年輕人應該“揚長避短、與時俱進”。他建議同學們緊跟時代步伐,平時多注意學習和積累,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發展優勢,培養自身的定力、毅力、平心靜氣的性格,持續追求卓越。三是應該進一步考慮,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些目标,自己應該怎麼做。為此,年輕人應該“勤學善為、久久為功”。為此,他指出了同學們需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一是要正視環境,積極融入,并在其中尋求改變;二是要認真做事,關注細節,精益求精,在求真務實中體現真功夫、成就硬功夫;三是要務實前行,踏實做事,追求實效;四是要克難制勝,在積極應對挑戰中,不斷解決問題和提升自我;五是要善于合作,在團隊合作中成就自我。他還教導同學們,應運用辯證思維理解現實和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特别提到了“理論一分為二、實踐一分為三”、“結果一分為二、過程一分為三”“對事一分為二、對人一分為三”等精辟的看法。
此外,他還特别提到了新型文化産業的快速發展與如何應對的問題,提醒同學們要注意新興科技發展趨勢,積極運用哲學思維,認真思考社會發展的變化與應對方式,有意識地運用哲學知識解決科技發展中所産生的文化以及倫理問題。他還對于同學們非常關心的公務員面試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點撥。
最後,孫志軍校友對在座的同學們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說:“人生就像解方程,似乎每一步都與結果無關,但結果就蘊含在過程中。”他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大學時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并落到實處,在大有可為的時代做到知行合一,在真正的作為中實現自己,堅毅前行!
在提問環節,同學們紛紛抛出的心中疑問與困惑。孫志軍校友耐心解答,鼓勵同學們積極思考人生目标,不必過度焦慮,應在嘗試中認清和突破自我;平時多積累知識與經驗,多讀人物傳記,學習曆史以了解現狀,注重調查研究,提升自身的理論與實踐水平。
李佃來院長在總結發言中對孫志軍校友的精彩分享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并鼓勵學子們不斷提升自我,以奮發進取的精神面貌迎接人生的新階段。本次論壇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在場學子們深受觸動。
這次講座不僅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指明了道路,增強了他們應對人生挑戰的信心,更是激勵他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努力踐行“知行合一,笃行有為”的理念,成就自我,回饋社會。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