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世界哲學大會上成功舉辦“馬克思哲學在21世紀”圓桌論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08-18
本網訊(通訊員肖亦卓)8月1日至8日,第二十五屆世界哲學大會在意大利羅馬召開。8月8日,beat365体育官网舉辦了“馬克思哲學在21世紀”圓桌論壇。論壇邀請了包括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科資深教授、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汪信硯,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李佃來教授,英國肯特大學榮休教授、倫敦大學哥德史密斯學院研究員大衛·麥克萊倫(David Mclellan),美國普渡大學教授、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前任主席威廉·麥克布萊德(William McBride),日本東北大學經濟學研究科守健二(Kenji Mori)教授在内的十多位國内外專家作主題演講,圍繞馬克思哲學的基礎概念、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讨論。論壇由beat365体育官网周可教授主持。
周可教授在論壇開幕緻辭中指出,薩特和德裡達在20世紀的不同階段都主張馬克思哲學沒有過時;進入21世紀以來,馬克思哲學繼續在批判當代資本主義、應對生态危機、探索人類社會前景等方面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本次論壇旨在通過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哲學家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深化對馬克思哲學及其當代意義的研究。
在論壇報告階段,李佃來教授以“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為題,分享了當代中國政治哲學研究的範式與成果,指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要發揮其在重大現實問題面前的實踐能力,并探讨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現實導向、理論資源和思想原則。
大衛·麥克萊倫教授圍繞“馬克思的需求概念及其當代意義”,厘清了馬克思文本中的“需求”與“平等”、“權利”等概念之間的關系,探讨了馬克思的需求概念對解決當代氣候危機的深遠影響。
威廉·麥克布萊德教授則立足21世紀語境,解讀了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和共産主義思想,着重讨論了在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馬克思哲學思想的意義與價值。
守健二教授依據MEGA2第二部分,考察了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經濟思想差異,指出馬克思正确地偏離了他在《資本論》第3卷中提出的價格公式,得出了均衡增長的思想出自恩格斯而非馬克思的結論。
汪信硯教授作題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何以可能”的演講。他區分了“在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回應了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可能性的種種質疑,指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得以可能的關鍵就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趙士發教授聚焦馬克思的世界曆史概念,考察了馬克思對黑格爾的世界曆史概念的批判與超越,認為馬克思的世界曆史概念具有曆史的整體性和人類的全面性這兩層不可分割的含義,具有曆史性、事實性和價值性相統一的基本特征。
論壇中,中南财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多位學者也圍繞論壇主題,分享了自己的精彩觀點。
在讨論階段,論壇會場氣氛熱烈,來自不同國家的衆多師生踴躍提問,就人工智能、異化問題、恩格斯與馬克思的思想異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據悉,世界哲學大會是由國際哲學會聯合會(FISP)主辦的全球最大規模的哲學會議,自1900年召開以來,已有一百多年曆史。“馬克思哲學在21世紀”圓桌論壇由我院周可教授發起,得到了大衛·麥克萊倫教授、威廉·麥克布萊德教授和守健二教授的響應與支持。該論壇的舉辦不僅促進了馬克思哲學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而且擴大了國内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特别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國際影響。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