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愛智的赤子之心——陳修齋先生銅像落成儀式暨陳修齋先生事迹緬懷會在beat365体育官网舉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11-18

本網訊(通訊員夏天晗  崔嚷月)11月15日上午,“陳修齋先生銅像落成儀式暨陳修齋先生事迹緬懷會”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舉辦,陳先生的家屬、弟子及校内外的3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

陳修齋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史家、萊布尼茨專家,翻譯家,BEAT365唯一官网西方哲學學科的主要奠基人與開創者。陳先生曾任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教授,西方哲學博士生導師,兼任湖北省社聯委員,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宗教學會首屆理事等職。1949年10月,陳先生到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任講師,後到北大,期間,他與人合著的《哲學史簡編》是我國第一部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撰寫的哲學史著作和教材。他參加編譯的多卷本《西方古典哲學原著選輯》是我國第一套西方哲學史原著資料。1957年,應李達校長的聘請,陳先生重返武大,并重建哲學史教研室。60年代,他負責編寫的《資産階級哲學資料選輯》是我國解放後第一套大型現代西方哲學代表著作譯叢。陳先生翻譯的萊布尼茨《人類理智新論》為我國萊布尼茨研究邁出了開創性的一步。80年代,陳先生與楊祖陶教授合著《歐洲哲學史稿》,影響了一代學人。

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書記盧昌甯、院長李佃來教授、副院長黃超研究員、副院長陳蓓,陳先生親屬陳宣美、官文傑,陳先生弟子BEAT365唯一官网段德智教授、張傳有教授、北京大學趙敦華教授、清華大學馮俊教授、同濟大學陳家琪教授、湖北大學江暢教授、中國傳媒大學陳默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儲昭華教授,以及東南大學範志均教授、華中科技大學董尚文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吳廣成教授、武漢輕工大學白虹教授、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王成軍副教授、曲阜師範大學李宜副教授、湖北經濟學院盧钰婷講師,beat365体育官网原辦公室主任陳建國老師、BEAT365唯一官网翟志宏教授、郝長墀教授、徐弢教授、方永副教授,銅像捐贈方代表劉克先生、銅像主創團隊成員湖北美術學院孫域欽博士,以及其他師生代表參加活動。活動由盧昌甯書記主持,李佃來院長、陳修齋先生親屬陳宣美先生、陳修齋先生學生代表段德智教授、銅像捐贈方代表劉克先生緻辭。

盧昌甯書記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到場諸位老師,表達了對陳修齋先生學術生涯的敬仰及本次儀式和緬懷活動的重要意義。

李佃來院長着重強調了陳修齋先生思想在學術層面和個體生活層面的卓越貢獻,認為早年陳先生對“哲學無定論”的闡發,包含了哲學不應走向僵化的理念,具有思想解放的意義。陳先生的文章和品格告訴我們,不能一味執着于對确定性的追求,還應正視、直面不确定性,進而在不确定性中開拓更廣闊的思想疆域。

陳修齋先生親屬陳宣美先生追憶了陳修齋先生勤耕不辍的學術生涯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态度。陳先生将自己畢生的絕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熱愛的學問當中,治學态度嚴謹認真,對待學生既嚴格又寬厚,會耐心傾聽晚輩的想法,循循善誘。縱使陳先生晚年病魔纏身,他對真理的熱情卻從未被磨滅,并且自始至終都懷抱着一顆善待他人的寬厚之心。

陳修齋先生學生代表段德智教授在發言中,首先借用208年前黑格爾在一次講演中的著名觀點——哲學史不是一個“死人的王國”,而是“偉大的靈魂”,即“哲學英雄”們前赴後繼的曆史,表達了他對陳先生的無限懷念與敬仰,認為陳修齋先生不隻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更是一位做出了衆多常人想不到、幹不了、不敢幹的事情的勇者,一位為新中國哲學事業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智者,可謂是他所在時代的一位“哲學英雄”,一位“民族英雄”。陳先生早在1957年即與洪謙、任華、汪子嵩、張世英、朱伯崑編著的《哲學史簡編》,被譽為我國第一部用辯證唯物史觀撰寫的哲學史教材,被視為新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北京大學哲學系編寫的六卷本《西方古典哲學原著選輯》是我國編譯出版的第一套西方哲學原著資料,陳先生參譯了其中四卷,是所有譯者中參譯卷數最多的一位。“文化大革命”後,陳先生主編了《歐洲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1986年),是我國在該領域的第一部學術專著;他同時被我國教育部門指定為我國近代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學科領域的 “召集人”,成為該學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陳先生也是我國著名的萊布尼茨專家,他所翻譯的《人類理智新論》和《新系統》等著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是我國學者了解萊布尼茨思想的主要窗口,他與人合著的《萊布尼茨》一書是我國出版的第一部萊布尼茨專著。陳先生對我國中世紀哲學研究做出了影響深遠的重大貢獻,設計并規劃了我國中世紀哲學的崛起。此外,陳先生的人格更令人感佩的,還在于他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對左傾教條主義英雄般的抵制和抗争,為我國哲學界和哲學史界留下了最重大也最具影響的哲學遺産。段教授最後對陳先生的輝煌業績和不朽人格表達了深深地敬意,并對後輩學人寄予了殷切的鼓勵和希望!

銅像捐贈方代表劉克先生闡述了陳修齋先生的治學态度與風骨對哲學院一代代師生的影響。劉克先生表示,盡管未曾親見陳先生的風骨,但陳先生的故事一直在哲學院師生當中口口相傳,陳先生為人處世的态度一直深刻影響着他。哲學院的學風始終深受陳先生及衆多學者們的熏陶。本次銅像捐贈活動是在多方愛戴陳先生的老師們、朋友們的支持下推進的。

陳修齋先生銅像安放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五樓。緻辭結束後,全體人員移步到陳修齋先生銅像前。學院黨委書記盧昌甯、院長李佃來教授、陳修齋先生親屬陳宣美先生、陳修齋先生學生代表段德智教授共同為“陳修齋先生雕像”揭幕。随後,全體人員面向陳修齋先生銅像三鞠躬。

銅像揭幕儀式之後,全體人員繼續參加緬懷會議,追思陳修齋先生生平事迹。陳修齋先生的學生們分别回憶并分享了陳先生為人治學的許多珍貴往事,共同表達了對恩師的感恩與懷念。

北京大學趙敦華教授追憶了與陳修齋先生在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趙老師說,他當初遠赴魯汶大學研究中世紀哲學,是肩負着陳先生振興我國中世紀哲學學術的囑托。正因心中牢記陳先生的重托,他才能夠憑借對哲學的熱愛與肩頭那份責任,在求學過程中克服了一次次困難,帶回許多珍貴的西方哲學研究資料,取得今天的碩果。

同濟大學陳家琪教授追憶恩師時,說到陳修齋先生是一位平和、包容、理解力強的學者。他身上有難得的對晚輩的包容和理解,并且,面對不同的意見,陳修齋先生也能夠秉持公正、真誠的态度對待。陳老師特别指出,陳修齋先生有一段話對他影響特别大,即是說一定要有能夠超越于一切分歧的東西存在,包括治學的誠實和待人接物的良善。

清華大學馮俊教授對陳修齋先生的處事态度和治學态度表達了追懷。陳修齋先生對學生們的影響不止于學術,更在于生活。陳先生以身作則告訴學生們,做哲學不僅僅是做學術,更是追求一種愛智的生活态度。也是受到陳先生影響,馮俊教授修習了法語,取得了國内笛卡爾哲學研究方面等一系列重要成果。

湖北大學江暢教授追思了陳先生的學術造詣和學術胸懷。陳先生在我國的萊布尼茨哲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深刻影響了江暢教授的學術方向,此外,江暢教授強調了萊布尼茨哲學追求個體自由和整體和諧的重要意義,從學術領域到日常生活領域,都離不開人對個體自由和整體和諧的需要。

中國傳媒大學陳默教授指出,陳修齋先生是國内一塊巨大的思想“寶藏”。在被病魔纏身時,陳先生對哲學的熱愛絲毫不減,在病房裡與陳默教授等學生講哲學問題時,陳先生身上那股追求真理的精神在無形中深刻影響着他們,自由、獨立、主體創造的追求真理的精神,随着陳先生的研究成果代代相傳。

beat365体育官网儲昭華教授也追思了陳修齋先生追求真理的赤誠和勇氣。陳先生對後學十分寬厚、親近、親和,是一位非常包容、有氣度的學者。陳先生還有對待學術的開放的胸襟,能夠平等相待青年學者。另外,陳先生還鼓勵以創新性、多樣化的觀點去做西方哲學研究。



附:段德智在陳修齋先生銅像落成儀式上的發言


憶作為一代哲學英雄的陳修齋先生

      ——在陳修齋先生銅像落成儀式上的發言

段德智


各位專家,各位學者,各位同學,各位朋友:

我很高興以陳修齋先生“學生代表”的身份在這樣一個隆重的儀式上發言。當我在準備這個發言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黑格爾在208年前,也就是在1816年,在一次關于哲學史觀的講演中所闡述的一個著名觀點。這就是:哲學史不是一個“死人的王國”,而是“偉大的靈魂”——“哲學英雄”們前赴後繼的曆史。由此,我意識到,陳修齋先生不隻是我們的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更是一位他所在時代的“哲學英雄”,一位“民族英雄”。因為他在其比較短暫的學術生涯中,面對盛行一時的前蘇聯專家的“鬥争史觀”,挺身而出,竟義無反顧地幹出了那麼多為常人想不到、幹不了、不敢幹的事情,為新中國哲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讓我們這些學生至今仍引以為豪的卓越貢獻。

例如,早在1957年,他與洪謙、任華、汪子嵩、張世英、朱伯崑編著的《哲學史簡編》,被譽為我國第一部用辯證唯物史觀撰寫的哲學史教材,被視為新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而這六位作者也因此而被視為新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人。隻是在後來一段時間,由于陳先生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人們在談及該著作者時,竟平白無故地抹去了陳先生的名字,使得陳先生的學術生涯從一開始就蒙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

再如,北京大學哲學系編寫的《西方古典哲學原著選輯》是我國編譯出版的第一套西方哲學原著資料,一向是我國西方哲學史學者的必讀書。至今已出齊6卷,分别是《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和《十八—十九世紀俄國哲學》。陳先生參譯了其中四卷,是所有譯者中參譯卷數最多的一位。由此看來,陳先生之為新中國西方哲學史學科奠基人的學術地位,可謂實至名歸!

第三,文化大革命後,陳先生為我國近代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學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文化大革命”一結束,陳先生就被我國教育部門指定為該學科領域的“召集人”,之後他不僅主編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第一部學術專著《歐洲哲學史上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1986年),而且還為我國培養了一批諸如馮俊教授那樣在這一領域造詣頗深的學者,使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在一段時間裡成了我國研究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重鎮。此外,他本人還是我國著名的萊布尼茨專家,他所翻譯的《人類理智新論》和《新系統》等著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是我國學者了解萊布尼茨思想的主要窗口;他與人合著的《萊布尼茨》一書是我國出版的第一部萊布尼茨專著。

第四,陳先生對我國西方哲學史學科做出的另一項影響深遠的重大貢獻,在于他高瞻遠矚,設計和規劃了我國中世紀哲學的崛起。就目前而論,北京大學哲學系、beat365体育官网(宗教學系)和華中科技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可以說是我國中世紀哲學研究的三個重鎮。北京大學哲學系不僅編輯出版了《中世紀哲學》(趙敦華與人主編),而且還出版了《基督教哲學1500年》(趙敦華著)這部影響廣泛的中世紀哲學著作。beat365体育官网不僅翻譯出版了《神學大全》第1集,《反異教大全》《論存在者與本質》《論獨一理智》等著作,而且還出版了《中世紀哲學研究》《中世紀哲學史》等著作,并在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經院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叢書》,在國際學界也小有影響。華中科技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在翻譯和研究托馬斯《問題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誠然,若細究起來,盡管我們這三個單位在中世紀哲學翻譯和研究方面各有千秋,但相形之下,北京大學哲學系似乎更勝一籌。我之所以這樣說,不僅是因為趙敦華先生著述了《基督教哲學1500年》并與人主編了《中世紀哲學》,更重要的在于他胸懷大志,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培養和組建了一個國内頂尖的中世紀哲學研究團隊,從而為該系中世紀哲學研究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在令人欽佩之至又羨慕之至!

不過,我在這裡想要特别強調指出的是,無論是北京大學哲學系,還是beat365体育官网和華中科技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之所以在中世紀哲學領域能夠取得這些成就,都離不開陳修齋先生高瞻遠矚的籌劃。北京大學哲學系的趙敦華教授是肩負着陳先生賦予他的振興我國中世紀哲學學術帶頭人的重托,于1982年派往魯汶大學研究中世紀哲學的。他在北京大學哲學系的那些作為,在一定意義上,都可以視為遵陳先生所囑而行。就我們BEAT365唯一官网而言,無論是上個世紀80年代,西方哲學史教研室的教師們對中世紀哲學的翻譯,還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開始,宗教學系的教師們對《神學大全》和《反異教大全》的翻譯和研究,都可以視為對陳先生“開荒種地”号召的一種響應。由此看來,沒有陳先生的雄才大略和運籌帷幄,我們這三個學校要在中世紀哲學領域取得如此驕人的成就,便很難想象。陳先生振興我國中世紀哲學研究,功莫大焉!

第五,陳先生不僅是新中國西方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人,而且還對我國現代西方哲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1963年,經中宣部批準,陳先生被借調去北京,以《哲學研究》編輯部的名義,獨立負責組織翻譯、校選、編輯《資産階級哲學資料選輯》15輯,近300(bai)萬字。盡管這些《選輯》在封面上都标注其為“供批判用的内部參考讀物”,但在事實上卻在那樣一種特殊環境下,為我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者打開了了解現代西方哲學真面目的一扇窗戶,使嚴格意義上的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在我國得以名副其實地開展起來。我們不妨将其稱作我國現代西方哲學學科嘗試改革開放的一項重大舉措!

最後,陳先生留給我國哲學界和哲學史界的最重大也最具影響的哲學遺産,就是他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對左傾教條主義英雄般的抵制和抗争。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裡曾經強調指出:“哲學活動”并非一種“機械(xie)運動”,而是一種“自由思想的活動”。但在當時,在一片“學習蘇聯老大哥”口号下,前蘇聯的以唯物主義對唯心主義的鬥争為中心内容的“哲學觀”和“哲學史觀”風靡我國,我國哲學家和哲學史家研究和宣傳唯心主義的“自由”權利瀕臨褫奪,因此實在是一個需要哲學英雄和民族英雄的時代。而陳先生就是在這樣一種情勢下為了捍衛我國哲學家和哲學史家“自由思想”的權利,挺身而出,幹了一番常人想不到、幹不了和不敢幹的大事業,扮演了一位“哲學英雄”和“民族英雄”。他在1956年春天,與賀麟先生一起在《哲學研究》第3期上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為什麼要有宣傳唯心主義的自由》,随後又在1957年1月北京大學哲學系舉辦的中國哲學史問題座談會上,作了《對唯心主義哲學的估價問題》的發言。不僅如此,他還在身陷圍攻的情勢下,不退反進,會後還應《哲學研究》編輯部之約寫出了一篇題為《關于唯心主義的估價問題的一些意見》的檄文。

他的這番英雄行為赢得了人們對他的高度崇敬,也赢得了人們對何為哲學、何為哲學智慧、何為哲學勇氣、何為哲學人格的深層反思。我國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專家汪子嵩先生在自我批評的基礎上,誠摯地寫到:“應該承認,在有這點覺悟上,修齋比我至少要早十幾年。從提出‘百家争鳴’時起,他就敢于陳述自己的見解,即使在遭受圍攻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擺事實、講道理,為自己的意見申辯;雖然因此帶來厄運,也沒有動搖他的信念。”我國著名的西方哲學史專家和翻譯家王太慶先生在談到這件事情時,也同樣敬重地寫道:“一個熱愛智慧的人認為哲學有無窮無限的前途,當然不能容忍僵死的形而上學觀點把這個美好的前途斷送,當然要起來與它抗争。修齋兄就是這樣的愛智者。……修齋兄的愛智思想見之于行動,這說明他是真的愛智者,真的哲學家,不是假冒的。我當時雖然懷有同樣的看法,也想說出來,卻沒有像他那樣義正詞嚴地侃侃而談地發言,隻能說明我對智慧愛得不如他那樣深,我沒有他那樣正直。”誠然,陳先生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不僅因此而蒙受了不白之冤,而且還長期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這頗有點像古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盡管給人類帶來了火種,其肉身卻因此而長期受到鐵鍊的綁縛,其肝髒也因此而長期遭受鹫鷹的啄食。這也許就是英雄的一般命運!但公道自在人心。陳修齋先生去世後,《哲學研究》發表了一篇“訃告”式的悼文《沉痛悼念陳修齋教授》。據我所知,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自1957年重建以來,很少有人享受到這份待遇。由此可見,陳修齋先生在我國哲學界享有何等崇高的聲譽和地位。

我今天講的這番話,固然是對我自己講的,但更重要的是對在座的年輕學者講的。因為我們這些陳先生的親炙(qinzhi)弟子,絕大多數都已到了奔七乃至奔八的年紀,陳修齋先生所開創的哲學事業歸根到底要由他們這些年輕人來傳承,要靠他們發揚光大。

陳先生去世後,為了緬懷他的輝煌業績,稱頌他的不朽人格,我們先後在BEAT365唯一官网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四本書:1995年,在BEAT365唯一官网出版社出版了《陳修齋先生紀念文集》(段德智編)和《陳修齋哲學與哲學史論文集》(段德智選編);2009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陳修齋論哲學與哲學史》(段德智編);兩年後,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哲學人生:陳修齋先生90周年誕辰紀念文集》(段德智編)。這四本書主要是以思維的和邏輯的形式展現陳先生的輝煌業績和不朽人格的。而如今即将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則是以藝術的和直觀的形态昭示陳先生不朽人格的陳先生的銅像。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此前,當我把陳先生銅像的照片用手機傳給陳先生的關門弟子中國傳媒大學陳默教授以及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委員馮俊和中央黨校原副校長和原委員黃憲起時,陳默給我回了兩個字:“神似!”馮俊給我回了三個字:“非常好!”黃憲起則給我回了四個字:“栩栩如生!”盡管他們所講的字數有多有少,但他們卻可謂異口同聲地高度贊賞了這一藝術精品。有鑒于此,我在這裡向陳先生銅像的制作人員緻以崇高的敬意和謝意!

beat365体育官网的黨政領導對陳先生銅像落成儀式高度重視,精心安排。在這裡,我也向他們緻以謝意!

最後,我還要緻謝在座的各位:不僅要感謝你們的光臨,而且還要特别感謝你們認真聽取了我的發言!

謝謝大家!



2024年11月15日

             于beat365体育官网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