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與學的革命】“同心育桃李,交流助成才”——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專家來我院交流人才培養經驗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4-12-03
本網訊(通訊員 陳菁菁) 11月29日下午,深圳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馮駿豪、哲學系主任胡浩老師、副系主任陳昊老師、副系主任李瞳老師及本科學生代表一行莅臨我院,就本科人才培養、拓崗就業進行深入的交流座談。我院黨委副書記劉慧、副院長李志、國際班教師代表葛四友教授、博睿班教師代表王詠詩副教授、教學科研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程愛麗老師以及2021、2022級國際班、博睿班學生代表熱情接待了來訪一行,并參與了此次交流活動。
本次座談會于振華樓301會議室舉行,由黨委副書記劉慧主持。會上,雙方都表達了對此次交流的美好願景,并就辦學特色、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劉慧副書記首先介紹了我院哲學專業的總體情況,從現有人才培養體系、優良的辦學傳統、科研基地、研究平台及師資力量。她特别提到,學院注重國際化辦學、實踐與理論并進,在提升學生的學術創新能力的同時也不忘培養學生的社會就業能力。
随後,王詠詩老師介紹了博睿班的特色和辦學理念,強調其廣口徑、厚基礎,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興趣的特點,以及中西彙通、實論結合的教學方法。
葛四友老師則介紹了國際班的專精尖培養模式,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和論文閱讀量。
深圳大學人文學院的馮駿豪副院長也介紹了他們學院的大緻情況,包括培養體系、學生規模等。
陳昊主任和李瞳主任則分别分享了哲學系本科、研究生培養情況,指出學科正在均衡發展,并探索通識與博雅教育。
在交流環節,雙方就寬口徑厚基礎的博睿班培養模式、如何進行多層次人才培養、吸引人才進入基礎學科培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同時,雙方還探讨了如何打通學生培養和就業、如何設置課程使之兼顧專業性和社會需求、如何拓寬哲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口徑等問題。學生們也積極參與讨論,提出了如何進行研讀論文的選擇、拓展學科交叉領域視角等問題向老師請教,并相互分享經驗。
會議最後,雙方均表示此次交流收獲頗豐,未來将繼續加強合作,互相借鑒有效的經驗與方法,為培養更多哲學以及多領域人才貢獻力量。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