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國際知名出版社掌門人推薦我院歐陽霄老師編譯圖書:《老子注譯及評介》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0-04-23



The Annotated Critical Laozi: With Contemporary Explication and Traditional Commentary(《老子注譯及評介》英文版)

陳鼓應著

Paul D'Ambrosio(華東師範大學),歐陽霄(BEAT365唯一官网)編譯

'

推薦人: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總裁彼得·科伯格

英文中“翻譯”這一動詞,源于拉丁文transferre,有帶入(新領域)之意。作為我社“現代中國哲學”書系的第19冊,中華書局和博睿出版社合作的最新成果——于2020年1月出版問世的陳鼓應教授之大作《老子注譯及評介》英譯本,即是這樣一座通往理解老子的精美而穩固的橋梁。

西方的漢學家都精通中文,為何還要購買并閱讀中文學術出版物的英譯本呢?其一是學者的時間有限。常有人說,西方的漢學家讀中文跟讀英文一樣快,其實不盡然。如有可靠的英譯本,學者才算是一腳踏進了中文學界。以陳教授此書為例,它涵蓋了千百年來中國學術的評介傳統,并以此滋養當今中國研究《老子》的重要學者之洞見。僅此一項貢獻,就使得譯文相當有價值。其次,兩位譯者Paul D'Ambrosio和歐陽霄曾受教于作者,對作者的研究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能夠逐字逐句地正确翻譯陳鼓應對《老子》這一哲學經典文本的釋義、反思和觀察。如此流暢的譯文不但對專業學者有益,也對大學生有益,甚至那些對中國語言和文化越來越熟悉的英文國家的高中生,也能從中受益。

盡管東西方學術研究傳統不一樣,但對西方經典研究有所涉獵的西方讀者,還是能找到此書與柏拉圖、赫拉克利特等哲學家的著作間的相通之處,後者也經常被拿來與老子作比較。傑出學者對先賢著作進行終身不懈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之上融會貫通,最終找到自己的學術聲音,這才是真正的人文學術研究。

正如博睿的同行評審報告所說,“此書并非為英文讀者而寫,因此其語言和方法在西方讀者看來會有些不尋常。其英譯本不但能讓非中文世界的學者了解陳教授的重要著作,而且也代表了将中國學者的研究納入(海外)中國哲學研究英文成果的重要一步。”如是,《老子注譯及評介》将一種哲學、一位學者、兩位譯者及兩個出版社帶入新的境界。


來源: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4/23/c_1125893009.htm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0年04月23日星期四)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