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beat365体育官网舉行“網絡時代·經典價值·德性養成”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5-26

本網訊(通訊員武哲宣)2021年5月21日晚,我院教授、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在振華樓B107報告廳為我院本科生作了題為“網絡時代·經典價值·德性養成”的講座。

吳老師用提問的方式将“網絡時代”“經典”與“德性”三部分串聯起來,層層遞進,告訴同學們應當閱讀經典,從中汲取最純粹的價值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時代和波瀾壯闊的人生。

首先,吳老師分析了網絡時代的特點并發出了靈魂三拷問:在網絡時代下,斷掉網絡,我們還剩什麼?在信息碎片化時代,傳統意義上的經典還有什麼價值?在海量知識信息之下,我們從中獲得了什麼樣的人生信仰?層層深入,引發在場的同學們思考網絡之于人生的價值究竟意味着什麼。

之後,吳老師指出,“德性”是支配我們行為一貫性的價值認同,是逐漸養成的對某種超越性、非功利性價值的認定,并在人生實踐中一再堅持的精神性原則。在海量信息的年代,我們特别需要德性去支配這些信息,以免陷入由于知識爆炸帶來的危險。

至此,吳老師向同學們發問:擁有更多獲取知識手段能否讓我們的德性速成?他援引了孔子的“仁和相樂”和古希臘蘇格拉底曾提出著名論斷:“知識即美德”,來說明知識與德性的關系。

建立于知識與美德關系的理解和平時對大學生現狀的觀察,吳老師提出,當今大學生對知識缺乏一種由衷的尊重。在網絡化時代,知識得之容易,也失之容易。我們過分依賴于網絡空間的檢索和儲存,知識很少背在腦裡、記在心裡,由此培養出了一種“遊手好閑”的散漫德性。其次,知識在如今也被人們工具化、功利化,它不再是修養身心陶冶情操所用,而成為單純的完成作業的工具。吳老師進一步指出,德性的形成還需要信仰作為堅實的支柱。信仰就是對價值的信服、尊重并以之為準則恪守踐行。信仰給予我們以價值判斷,讓我們在決斷時候依據價值秩序對事物進行選擇、取舍。也正因此,信仰從根本上規定着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取舍。

吳老師告訴我們,在經典中隐藏着發散性,規範性,引導性的德性,對我們的德性成長,信仰塑造有着恒久的價值。經典就是那些曆史長河中,經由時間的沖刷與淘汰,而被保存被反複檢驗的具有相對普遍價值的人文學著作。經典具有三重維度:第一,要對一代人、幾代人甚至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構建産生作用;第二,經典中包含的真理要具有跨時空的意義,給人以多方面的啟迪。第三,經典要經得起反複的推敲磨煉。也正因為這些特點,經典才具有了馴化德性的作用,以改變人的獸性,收斂欲望、提升人性,合理地抒發情感,指向最終的神聖性,以理性支配行為和思考。

吳老師的講座引人深思,既已知經典為何,又明确其用之大,我們更應抓緊大學這一閱讀紅利期,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從不同的視角切入這個現實的社會,一遍遍在經典閱讀中品讀人生,蕩滌靈魂,塑造最終信仰。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不僅要将從經典中領會的價值與感悟活用于個人的生活中,也要活用于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