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學院蔣濤老師為邏輯學實踐團隊做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6-11
本網訊:(通訊員杜珊珊)2021年6月9日下午,藝術學院蔣濤老師為邏輯學實踐團隊帶來了一場題為“一小時學會紀錄片拍攝”的精彩講座。我院2018級輔導員阿爾深老師、邏輯學教研室杜珊珊老師以及邏輯學實踐團隊成員參加了本次講座。
首先,蔣濤老師告訴我們一定要知道紀錄片拍什麼,在拍攝前做到“調研和預判”。紀錄片的第一步就是立意,确保立意準确,才能夠為紀錄片的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紀錄片想表達什麼樣的内容,展示什麼樣的文化情懷,主要是根據材料而定,一個好的選題是成功紀錄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是在拍攝過程中需要“時刻保持待命”,紀錄片拍攝過程就像是與陌生人或物的社交經曆,隻是把我們的眼睛變成鏡頭,把我們看到的一切用鏡頭語言記錄下來,紀錄片叙述的形式有很多種,客觀冷靜,保持相當距離的記錄,是一種真實,因此紀錄片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時間與耐力的藝術。
蔣濤老師認為,在拍攝手法中“穩定壓倒一切”,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好鏡頭規劃,從整體提升紀錄片的拍攝效果,特别是搖鏡頭、固定鏡頭、特寫等,必須保證合理與平穩。在一部紀錄片中,長鏡頭持續的時間比較長,手法可以給觀衆帶來很深的感受使觀衆有足夠時間融入到其中。蔣濤老師指出,在拍攝過程中,受到周圍環境影響,視頻都會産生或多或少的噪音,就算是在一個安靜的小房間裡,音頻裡總是會出現一些嗞嗞、沙沙的聲音,基本無法避免,那麼一條優質有視頻片斷中,除了畫質清晰之外,“錄到清楚的聲音”是重中之重;
最後,蔣濤老師以實操的方式具體展示了多種拍攝手法和技巧。
互動環節中,蔣濤老師就師生們提出的有關紀錄片選題、評價等問題給予了充分回答。大家表示,在講座中學到了滿滿的實用幹貨,講座内容有趣,令人回味無窮!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