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專業實習項目之——三星堆消亡之謎主題實踐項目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7-09
本網訊:(通訊員賴泳成孫昌碩)為探索邏輯學專業新文科建設的實踐路徑,并結合本科生社會實踐計劃,邏輯學教研室杜珊珊老師策劃并組織了邏輯學專業實習實踐項目。該項目旨在探索課堂内的理論學習與課堂外的實踐訓練相結合的育人模式,培養學生将邏輯學思維運用到理性思維實踐中,從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次實踐活動是2021年4月中旬至2021年7月中旬開展的為期3個月的實習實踐活動,由邏輯學教研室杜珊珊老師帶隊,本科生輔導員阿爾深老師擔任副領隊,8位心理學與哲學的本科生參加。
實習實踐活動聚焦的主要問題是當下熱門的三星堆消亡之謎。作為第九大考古奇迹,三星堆的再次挖掘很快就成為了社會的熱點。這一問題的設置不僅激發了同學們對未知領域的求知欲,還促進了同學們将好奇心合乎邏輯地付諸行動,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杜珊珊老師根據邏輯學課程的特色,将實踐活動分為五個步驟,每個步驟都由同學們主導,杜珊珊老師則從旁協助提出建議。通過策劃一次活動來鍛煉同學們運用邏輯的能力,将準确證明學術問題的邏輯與合理規劃探訪行動的邏輯相聯系,從而做到把學術上的邏輯思維遷移到實際行動上。
實習實踐活動的五個階段分别為:假說論證階段、探訪原因階段、做預算表階段、實地探訪階段以及完成報告階段。
第一階段是學術邏輯思維的鍛煉,在以邏輯學為主而非考古學的實習中,論證中論據的真實性并不做考察,重要的是論據與論據的邏輯聯系,以及它們對論點的加強或削弱的論證關系。同學們在杜珊珊老師的指導下,積極思考為何自己會使用這些論據,抓住本次實習實踐的重點,不斷使自己的論證符合邏輯,同時也讓自己的行動更加合理。
第二階段是學術向現實的過渡,這一階段中同學們根據自己論證問題是的邏輯做出指導實地探訪時的行動邏輯。
第三階段則是現實邏輯思維的體現。這一階段中理論問題轉變為現實問題。
實地探訪階段中,首日前往三星堆博物館進行參觀調研,三星堆博物館主要陳列了三星堆在進行首次大規模發掘時出土的文物。這裡是我們能接觸到的最接近當時考古現場的地方。同學們在衆多展品中尋找能證明自己所支持的假說的證據,并積極和身邊的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在确保自己邏輯思維的同時也能和其他人的思維碰撞出新的火花。
圖:實踐團隊在三星堆博物館門前合影
次日參觀調研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文明被認為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續。三星堆文明是滅絕還是遷移也是同學們所探讨的問題,尋找三星堆文明的去向也能鍛煉整體思維。
通過這一次調研,同學們找到了三星堆文明與金沙文明間的衆多相似之處,也是這些親眼所見的證據,能讓同學們做出金沙文明是三星堆文明後續的推斷。同時,這樣的推斷也影響了最終結果,在經過這次探訪後,大多數同學認為三星堆消亡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動亂。
杜珊珊老師組織的這次活動,希望通過實踐讓同學們切身體會如何使用邏輯思維解決現實問題。有問題就會有答案,但僅思考卻不實踐的答案絕不會是解決問題的答案。這一次實踐活動同學們不僅收獲了關于三星堆消亡的答案,更是收獲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大學生“内卷”越來越嚴重的今天,這樣的活動對我們真正做到跳出内卷想必也會有不小的幫助。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