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舉行2021級新生入學教育暨院長第一課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9-18

 

 

本網訊(通訊員南芷葳、修風翊)2021年9月16日下午2時30分,beat365体育官网2021級新生入學教育活動暨院長第一課在圖書館學術報告廳正式開始。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李佃來,黨委副書記嚴璨,珞珈傑出學者彭富春,beat365体育官网學生辦公室主任張輝,beat365体育官网團委書記李懿,輔導員阿爾深,兼職輔導員杜金玉、曹佳樂、覃穎琪、史雲龍和哲樣青春黨史宣講團的同學出席大會,2021級全體新生到場,會議由嚴璨老師主持。

01   李佃來院長緻辭

活動第一項,李佃來院長緻辭,向新生同學們介紹了學院的情況。李院長首先對2021級所有新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親切地稱呼新生們為“珞珈哲學人”,并希望大家珍惜這個新身份。随後李院長為大家介紹了學院的基本情況,并着重介紹了學院的發展脈絡和基本現狀。

他指出,武大beat365体育官网是一個有曆史傳統、有名家大師、有思想高度的beat365体育官网。武大哲院建于1922年,明年将迎來100周年華誕,學院學科優勢突出,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實力雄厚,教學優勢突出,大家在這裡可以接受全方位整體的哲學教育。同時李院長着重勉勵大家,大學的學習需要艱辛的努力和思考,希望同學們珍惜在哲院的學習時光。最後,李院長再次表達了對大家的歡迎。

02  彭富春教授發言

活動第二項,珞珈傑出學者彭富春教授進行了發言。彭老師首先向各位新同學的到來表示了祝賀,并希望大家能夠珍惜進入武大哲院讀書的機會。彭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三點希望,首先他希望同學們做一名“專業人”,要把專業知識學好,作為一名哲學學生,就要把握好哲學的基本問題以及中西馬哲學各方面的内容。其次彭老師希望同學們做一名“政治人”,而“政治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法律,要懂得權利和義務是什麼以及其中蘊含的邊界問題;第二是校規,即要按照既有的規則去行動而不要随意打破規則;第三則是成文和不成文的規定,即言行舉止之間要體現知識分子的特色。

最後,彭老師希望同學們做一名“智慧人”,所謂智慧就是關于人存在的真理,即要知道自己是誰以及世界是什麼。同時,彭老師強調要将哲人哲語帶入現實,将死的知識變為活的存在。發言的最後,彭富春老師祝願同學們能夠在哲院的學習時光中獲得活的知識的源泉,實現美好的人生。

03  哲樣青春黨史宣講團微宣講

活動第三項, 哲樣青春黨史宣講團進行了微宣講。宣講團首先簡要介紹了在中國傳播唯物史觀的先驅者、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钊的“青春中華”之理想,号召大家“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接着,宣講團以毛澤東創作《反對本本主義》的過程出發,為大家介紹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曆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的精華。

随後,宣講團又為大家介紹了艾思奇所創作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讀物——《大衆哲學》,該書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範疇,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做出卓越貢獻。緊接着,宣講團回歸武大,介紹了老校長李達和陶德麟先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作的貢獻。老校長李達在擔任武大校長期間重建武大哲學系,開創BEAT365唯一官网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優秀學術傳統;陶德麟先生追尋真理之光、勤勉治學,确定“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訓,緻力于讓“馬克思主義哲學說中國話”。最後,宣講團總結并鼓舞所有新生,作為珞珈山的新主人,要努力奮進,揮灑自己的智慧與汗水,為黨和國家的事業不畏艱險,矢志奮鬥。

04 院長第一課

院長李佃來教授以“文科做學術的體會”為主題,給2020級全體新生上了一堂精彩的“院長第一課”。

李佃來院長首先向大家強調了學習知識與做學術研究的區别。他提出大學之前主要是一個學習知識的階段,而到了大學尤其是研究生階段,就不僅僅是要學習知識,更要從事學術研究,要有問題意識。學術研究不同于一般性的學習,它意味着要有新東西出現,其中最重要的即是理論和思想的雙重構建。理論是骨架,如果沒有整個的理論構建,自身的研究體系就會坍塌;思想則意味着高度,思想是學術研究的靈魂。

接着,李院長強調了做創新性學術研究需要注意的方面。作為一名“珞珈哲學人”,首先就需要付出努力,做學術沒有捷徑可走,因此要倍加珍惜求學時光。做出有創造力的學術,有兩點需要把握:第一是要閱讀原著,哲學家們不斷吸收過去人的思想觀點,提出了許多人類無法繞開的問題。因此要把理論和思想植入到學術研究之中就必須要精讀原著。而對于如何讀原著,李院長建議同學們可以借助哲學史以及相關解釋性的材料,即通過“可靠的中間人”來進行研讀。第二是立足于當下與現實,因為哲學并非純粹脫離現實問題的學術,哲學“是時代精神之精華”,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時代”,有生命力的學問一定是能夠把握、回應甚至回答時代問題的學術。因此一定要将時代問題融入到自己的學術研究之中,有理論有思想的學術一定是有問題意識的學術。

為此院長向同學們提出更高要求,他希望同學們在寫論文的過程中能夠将當今世界和中國面臨的問題融入其中,研究重大時代問題,使自己的文章更具厚度,更具時代意義和現實感。他強調了“照着講”和“接着講”的區别,“照着講”固然重要,但是要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種學術活動,在理解的過程之中加入自己的東西,把自己的問題帶入對過去哲學家思想的理解之中,才是真正有創造性的學術活動。

李院長提到,哲學的學術研究是一項艱辛的工作,沒有捷徑可走,一定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但是從事哲學研究也是偉大的,他結合哲院院訓講到,哲學是把小我和大我結合起來的一種智慧,哲學即是“愛智”,而“愛智”即意味着“求真”,獲得哲學的智慧有助于撥開面前的假象,認識到真理的存在;同時,哲學自身的一個重要品質即是“向善”,其會影響整個人生的走向;最後,學習哲學可以“緻美”,哲學意義上的美意味着極高的境界與追求。

最後,李院長希望同學們能夠從學術研究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支點,把學術、人生和社會結合起來。珍惜時光,認真學習,過上有意義的人生。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