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我院三位教授參編馬克思主義工程建設教材《當代西方哲學思潮評析》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10-14

本網訊(通訊員 李铖)由我院朱志方、蘇德超、陳江進三位教授參編的馬克思主義工程建設教材《當代西方哲學思潮評析》(以下稱《評析》),近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由丁立群主編,朱志方,歐陽謙,羅躍軍任副主編,朱志方教授領銜寫作英美哲學部分,其中,朱志方教授負責撰寫實證主義(孔德、斯賓塞、密爾)、科學哲學(波普學派、庫恩、費耶阿本德)、日常語言學派(摩爾與牛津學派)、分析的實用主義(蒯因與羅蒂);蘇德超教授負責弗雷格、羅素、維也納學派、前後期維特根斯坦;陳江進教授負責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羅爾斯、諾齊克、阿倫特)。

《評析》凝聚了編者多年的教學與研究心得,反映了國内現代西方哲學學科多年來的建設成果。全書系統展現了黑格爾之後現代西方哲學的演變,深刻闡釋了當下仍具有影響的現代西方哲學流派,前瞻性地展望了英美哲學、歐洲大陸哲學兩大西方哲學傳統的發展趨勢。

作為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的教材,《評析》充分順應了新時期大學生學習的習慣與需要,着力從“述”“評”兩個維度貫徹“讀者友好型”的理念。具體來說,《評析》在“述”的維度上成功地處理了宏觀與微觀兩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就“宏觀叙述”而言,《評析》不是籠統羅列各個現代西方哲學流派,而是以“分析哲學運動”與“現象學運動”等線索做系統梳理。由此,有助于初學者形成全局視野,方便初學者構建知識框架。就“微觀叙述”而言,《評析》盡量稀釋現代西方原著晦澀難懂的術語,用平白樸實的語言将代表流派的要旨展現給讀者。該做法便于初學者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為初學者登堂入室學習前沿内容打下基礎。此外,《評析》也在“評”這一維度上彰顯其“讀者友好型”的理念。每個流派的章節末都單獨提供了對該流派的評價,評價部分的存在提供了學生深入理解該流派的視角。摒棄“夾叙夾議”、将“述”“評”二者分而論之的章節設置充分尊重了現階段高等教育對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要求。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本書系統闡釋了從黑格爾之後到當代之間西方哲學發展的曆程與思想軌迹。具體來說,分别闡釋了20世紀前後的意志主義、實證主義、新康德主義和實用主義,20世紀早中期的前期分析哲學、科學哲學、現象學、存在主義、解釋學和法蘭克福學派,20世紀中後期的後期分析哲學、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并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視角,對這些思想流派與思想觀點進行深入細緻的評析,從而彰顯馬工程教材的現實意義與價值。該教材内容詳實,體例新穎,适合新的教學需求。 本書既可作為高校哲學、政治學、漢語言文學等專業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教學用書,還可作為哲學愛好者的學習讀物。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