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黃勇教授著作《為什麼要有道德:二程道德哲學的當代啟示》入選2021年度“百佳圖書”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1-02
本網訊(通訊員鄧莉萍)每年歲末,中華讀書報編輯部都會梳理一年内的優秀出版物,從中遴選出“百佳”圖書。在此次公布的2021年度“百佳圖書”名單中,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黃勇教授著作《為什麼要有道德:二程道德哲學的當代啟示》入選。
本書系《比較哲學翻譯與研究叢書》(吳根友 萬百安 主編)之一。
規範倫理學的目的,說到底,就是要人有道德。所以從古代開始,就出現了“我為什麼應該有道德”這個利己主義者提出的問題,意為“我有道德對我有什麼好處”或者“我有什麼理由應該有道德”。這個問題的最早形式是柏拉圖的“我為什麼應該有正義”,而正義是一種美德,因此,這個問題在柏拉圖那裡問的是“我為什麼應該成為具有正義這種美德的人”。隻是在近代以來,随着義務論和後果論倫理學開始占主導地位,這個問題逐漸變成了“我為什麼應該從事道德的行動”。緣于這個問題的難以回答,一些哲學家幹脆把這個倫理學的根本問題看作一個荒唐的問題而不予理睬。因此,要對這個問題作出恰當的回答,還是要回到美德倫理學的進路,将這個問題理解為“我為什麼應該成為有美德的人即有德者”。但真正能對這個問題作出恰當的美德倫理學回答的卻不是像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那樣的西方哲學家,而是像二程這樣的儒家美德倫理學家,因為他們認為美德是人之為人者,如果沒有了美德,一個人就成了有缺陷者和與禽獸相差無幾者。
《比較哲學翻譯與研究叢書》由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比較哲學與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持的一套譯叢。由中心主任,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教授和中心外方主任,耶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和美國瓦薩學院Bryan W. van Norden(中文名:萬百安)教授共同主編。該叢書首批入選7本英文比較哲學專著和2本原創專著,後續第二批會再選出五本英文專著和四本原創專著。
(編輯:鄧莉萍 審稿:嚴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