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系“梧桐影心理學讀書會”成立暨第一期讀書會圓滿舉辦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6-21
本網訊(通訊員朱秋錦)6月9日晚,我院心理學系“梧桐影心理學讀書會”成立暨第一期讀書會在beat365体育官网B214報告廳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
“梧桐影心理學讀書會”成立,重在引導、重在養成、重在分享,旨在跳脫國内心理學界“以論文為綱,而棄讀書”之桎梏,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氛圍,使讀書成為廣大師生的一種習慣,成為心理學愛好者的思想交流平台。
“梧桐影心理學讀書會”由我院心理學系博士生魏心妮主持。beat365体育官网心理系鐘年教授、心理學系主任喻豐教授緻辭,台灣政治大學心理系系主任孫蒨如教授發言。近百位本院心理學系的師生和心理學愛好者參加。
(鐘年教授)
鐘年教授介紹了“梧桐影心理學讀書會”的源起與初心。鐘年教授提到,目前中國心理學界正處在一個不讀書的時代,閱讀危機正在逼近我們,他為此學科标簽感到深憂,希望可以從我們自己開始做一點改變,梧桐影讀書會也就應運而生了。鐘年教授介紹,“梧桐影”出自唐朝詩人呂岩的《梧桐影·明月斜》:“明月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後來,豐子恺先生也将《梧桐影》這首詞畫入自己的漫畫中,從而使詩詞中的抽象意境具化為流淌在丹青間的默默溫情。讀書會名為“梧桐影”,也是在傳達我們翹首期盼心理學專業的師生和心理學愛好者能夠來到我們的讀書會,共享讀書與專業交流之樂趣。
(喻豐教授)
喻豐教授對“梧桐影心理學讀書會”的成立表示了祝賀,并對讀書會提出了美好期望。他表示,我們在坐的各位皆是讀書人,“别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我們應該珍惜讀書會的機會,多讀書,多學習,用自己的筆和知識去做一些事情。
台灣政治大學心理系系主任孫蒨如教授表示,自己與BEAT365唯一官网心理系結緣甚早,并與系中的老師常有往來,也參與和見證了心理系發展過程中的諸多盛事。她認為鐘年老師是一位初心不改的愛書人,由他帶着大家讀書,更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雖然,期刊論文可以提供最新的研究發現,但是,書是最深厚的積累,是沉澱後的精華,多讀書可以讓我們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厚度,而且也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有底蘊。
在第一期讀書會上,心理系碩士生王钲甫同學分享塞缪爾·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王钲甫首先簡要介紹了這本書的作者、主要觀點、主要章節内容,然後引出本次讀書想要與大家分享的三個話題:文明與普世文明、普世文明觀念的後果、對普世文明觀念的一些回應和對現代化的思考。
(王钲甫同學)
與王钲甫同學最後對中國心理學該具備何種文明特征的學科樣貌的反思不謀而合,心理系博士生朱秋錦分享的《如何理解中國人》,就是中國心理學家楊中芳對如何進行中國人心理的研究所做的反思和探索。朱秋錦同學首先介紹了整本書的框架布局,然後又簡要回顧了書中第一篇的内容,之後就着重分享書籍第二篇的第四章——“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并按照書中的形式和内容,在試圖打破一個迷思,本文論述的思考脈絡,文化、價值與個體,“集體主義”到底是什麼,中國人是集體主義的嗎?等5個方面進行分享。
(楊中芳教授與大家線上互動)
本次讀書會讓大家非常驚喜的是,《如何理解中國人》的作者楊中芳教授與大家開展線上互動。楊教授是國内心理學的領軍人物,緻力于研究中國人的自我及人際關系,已經積累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楊教授首先帶着大家回顧了本次讀書會所涉獵的内容,然後向大家簡略介紹了《如何理解中國人》這本書的創作背景,以及自己認為書中值得關注的部分。楊教授認真細緻地解答了心理系師生提出的問題,同時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在書中所涉及的研究的後續進展,并為大家提供了一些相關的參考書籍和文章,鼓勵心理系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在做研究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自身的反思精神和創造精神。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