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我院召開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3-01-04

本網訊(通訊員譚玺)2023年1月3日下午,根據BEAT365唯一官网黨委宣傳部相關要求,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組織召開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會。BEAT365唯一官网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成員、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李佃來教授為全院黨員師生做了題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内涵與現實意義》的報告,黨委書記盧昌甯主持會議。

會議開始之初,盧昌甯書記根據校黨委要求傳達了學習二十大精神的三點要求:一是必須堅持全面準确深入地理解黨的二十大的内涵,精準把握二十大精神相關的外延,紮實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及新修訂的黨章。二是把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學習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将學習二十大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的相關論述結合起來。三是堅持知行合一,在領會相關理論的同時将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學習工作中去。

随後,李佃來教授講授黨課,題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内涵與現實意義》。李佃來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二十大報告的核心關鍵詞,也是二十大報告的一條主線,因此深入學習二十大報告精神需要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系統、深入的把握。為了系統、深入地理解現代化,需要從哲學的層面對現代化提煉出另一個概念——現代性,并基于馬克思對現代性的判斷和審視來深入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性和優越性。接着,李佃來教授通過分析近代以來西方現代性的發展曆程指出:以主體性原則為基礎的西方現代性中存在三個方面的内在沖突、分裂和對立關系,分别是人和人的沖突、人的世界和物的世界的沖突以及主體和客體的對立。這三個方面的沖突和對立帶來的必然是社會倫理的崩潰、社會的階級分化、社會财富的兩極分化、人與自然的矛盾以及國家之間的對立和沖突。馬克思在其文本中逐一批判了西方現代性中存在的這三種分裂和沖突,并在批判的基礎上重構,提出未來的共産主義社會是以人為目的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每一個人的自由發展既指全體的人,又包含每一個個體,因此,在共産主義社會中不存在必然的沖突和對立。李佃來基于馬克思對現代性的基本觀點看中國式現代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在很大意義上與馬克思對現代性的批判和重建理論是相一緻的,同時馬克思對現代性的批判态度也告訴我們中國式現代化是具有優越性和必然性的。這種優越性和必然性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現代化,二是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三是中國式現代化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四是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五是中國式現代化作為現代性的一種新選擇體現了一種人類文明的新形态。

最後,盧昌甯書記對李佃來教授的報告做出總結,指出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做了全面系統深入的闡述,是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的又一次創新和突破。同時,盧昌甯強調了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強調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五個原則,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和堅持發揚鬥争精神。

盧昌甯要求各支部要積極開展學習二十大精神的相關活動,閱讀原文、深入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學習二十大精神的三點要求。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