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性哲學與希望人學”學術研讨會在beat365体育官网召開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9-11-25
11月14日上午,由beat365体育官网主辦的“主體性哲學與希望人學”學術研讨會在BEAT365唯一官网珞珈山莊召開。會議主要是圍繞着我院段德智教授的新書《主體生成論——對“主體死亡論”之超越》,從不同的學科領域(如宗教學、倫理學、西方哲學等)來讨論主體性、主體間性和希望人學等問題。來自國内一些知名大學和研究所的專家以及我院有關學者和研究生到會,我校社科部副部長譚玉敏、我院院長朱志方和副院長吳根友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上午10點,會議由我院宗教學系系主任翟志宏教授主持召開。朱院長在緻辭中對這部新書的出版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對各位專家學者出席表示感謝。譚玉敏和吳根友分别介紹了這部著作的出版和這次會議的緣起。
北京大學的趙敦華教授針對主體生成論的宗教背景作了專題發言。他從西方哲學史的角度指出,“主體”是一個自笛卡爾以來的現代概念,正因為認知主體取代了中世紀哲學中的“精神”和“靈魂”,才有了所謂的主體死亡的問題。清華大學萬俊人教授認為,本書确實是對“主體死亡論”的一次超越,是段老師“作為哲學家的學術身份證”。他還從當代西方政治哲學轉向的角度,談到了美德倫理複活的兩個原因,指出美德倫理的複活正好是主體性哲學複活的一個特殊形式。中國人民大學李秋零教授主要從兩個方面肯定了本書的價值,一是主體的生成性,二是主體的生成和主體性意識的生成聯系。此外,李教授建議對“主體”、“主體性”和“主體間性”幾個概念進行一番系統的梳理。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劉素民研究員重點分析了阿奎那倫理學(主要是至善價值論)的人學啟蒙意義,比如,對人性的重視和對世俗生活的肯定,分别為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論提供了契機,等等。
湖北大學哲學系戴茂堂教授認為本書的邏輯性和曆史感都很強,本書是作者對自身哲學體系的一次構建。他認為人的生成論比主體的生成論這一提法更為合适。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董尚文教授指出,這本書是“真正的哲學家建構自己哲學體系的一個标志”。他提出了一些關于希望人學本體論和價值論的随想,比如,希望具有烏托邦的意義,希望是人之為人的自然禀賦,等等。這部著作的編輯洪瓊也代表人民出版社參加了本次會議,稱這部有關“希望人學”的著作是“說自己的話”;它既是對主體死亡論的超越,也是對後現代主義的超越,具有很強的開放性。
我院桂起權教授、朱傳啓教授、何萍教授和郝長墀教授也做了相關發言。桂教授立足于科學主義的立場,分别從五個方面談到了現代科學中的主體間性問題,它們分别是量子力學、庫恩的科學集團主義、基礎主義與反基礎主義之争、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之争以及相對論。朱教授首先對本書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指出了一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思想。他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人的存在、人的發展、人的本質等方面的論述也包含豐富的主體性及主體間性思想,他們這方面思想的出發點和以往的西方思想家有着本質的區别,而且這些思想是建立在物質生産的基礎之上的。何教授認為,這部著作對于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和壁壘是十分有益的。她從薩特和法國的現代性批判出發,談到了哲學的開放性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他哲學的融合問題以及主體性及主體間性讨論的階段性問題。郝教授主要談了關于這部著作的一些看法,如本書的中心問題(主體死亡)和思維方式(從抽象到具體),認為本書相當于一部“以史立論”的西方哲學史,是一本中西比較的著作等等。
本次學術會議氣氛熱烈,學術氣息濃郁。無論是與會的專家學者,還是列席旁聽的青年教師和研究生,都感到受益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