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國際明清學術思想暨紀念蕭萐父先生誕辰85周年研讨會召開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9-11-06

為紀念我國著名哲學史專家、國際知名教授蕭萐父先生對中國哲學,尤其是明清學術思想研究做出的傑出貢獻,11月2—4日,由beat365体育官网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明清學術思想暨紀念蕭萐父先生誕辰八十五周年研讨會”在BEAT365唯一官网珞珈山莊召開。自德國、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近40名海内外學者與會。大會收到論文和紀念文章30餘篇。

BEAT365唯一官网副校長謝紅星出席會議并緻辭,認為這次會議一定會推動明清學術思想研究朝着更加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并促進國際明清學術思想研究邁上新的台階。

蕭萐父先生一再提倡要注意中國思想史中的“兩個之際”,尤其對明清之際的學術轉進傾注了較大心血。台灣學者張壽安教授以龔自珍論乾嘉學術為視角,探讨“專門之學”,力圖以此“鈎沉傳統學術分化的一條線索”。新加坡的李焯然、香港的鄭宗義、日本的佐藤煉太郎等教授,對明清學術轉向,尤其是陽明學在明清之際的影響與分化,進行了檢視。上海師範大學陳衛平教授作了題為《明清之際的西學流播與中國本土思想的接應》的報告。我校吳根友教授對近百年來“明清之際”學術、思想研究四種範式及未來展望作了分梳,文碧方副教授對建國六十年來陽明學研究作了綜論。

會議的另一個熱點是對蕭先生啟蒙學說思想的深度闡發。我校馮天瑜、李維武,德國學者李文潮、蘇州大學蔣國保、華東師範大學高瑞泉等教授對蕭先生的啟蒙學術思想進行了辨析。我校田文軍教授對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學上的貢獻進行了評析。溫州大學的孫邦金博士分疏了蕭先生明清啟蒙說的多重涵義。

台灣學者林安梧教授、新加坡嚴壽澂教授、湖北大學羅熾教授、浙江大學董平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汪學群研究員,分别對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思想作了專題抉發。德國學者謝林德教授則對譚嗣同倫理思想的基本邏輯作了闡述。香港秦峰博士對劉宗周工夫論與理氣觀作了分析。我校郭齊勇教授專論湖北鄉賢胡承諾的實學思想以志紀念。深圳大學景海峰以“直心甯獨覺,無待自相忘”的氣象形容蕭先生。湖北經濟學院黃敦兵博士則描述了親聆蕭先生的生動事例。上海師範大學蔡志棟對章太炎思想、我校鄒俊娟博士也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方面作了介紹。

蕭萐父先生是珞珈中國哲學學派的創始人,已于2008年9月17日辭世,但先生的德業雙修,先生“孔樂佛悲各盡性,莊狂屈狷任天遊”的詩人哲學家形象,先生“漫汗通觀儒釋道,從容涵化印中西”的學術胸襟,包括先生在明清學術上的創見,将永遠嘉惠後學。本次大會對于後學傳承先生的學術理想,開創了一個很好的契機。

會議共進行了8場精彩報告,與會學者專家圍繞明清學術研究、蕭先生的明清啟蒙學說的重要貢獻作了發言,然後主持人點評,參會學者發問,報告人進行回應。會議的氣氛熱烈,學術氣息濃郁,碰撞出不少學術火花。在場旁聽的40多位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也從此盛況中受益匪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