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萐父遠行 珞珈師賢少一人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8-09-24
秋菊簇擁,照片上的皓首老人笑容慈祥。靈前肅立的,不少都是學界名人。9月17日,我國著名哲學史家、BEAT365唯一官网教授蕭萐(此處讀“jie”)父先生安詳離去,享年84歲。昨日舉行的追悼會上,三百多人前來送行。靈堂入口放着兩塊展闆,上面是蕭先生各個時期的照片,在展闆一角,是先生站在一株姜花旁的照片,下題:一生最愛姜花。而姜花象征純樸。
桃李滿天下,開創珞珈中國哲學一派
“蕭萐父先生一生經曆兩個社會、多個特殊曆史時期。他關切國事民瘼,思考世運國脈……”在介紹蕭萐父生平時,有白發老人悄悄拭淚,低聲恸哭:是想起了與蕭先生的學術讨論,還是憶及了蕭先生的謙和達觀,讓人不忍細問。
蕭萐父于1924年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老同盟會員,辛亥革命後拒入官場,以教書為生,母親也善詩詞、工書畫。蕭萐父從小耳濡目染,大都是左、孟、莊、騷之類,名家字幅、經史典籍激起蕭萐父的好奇,也成為他日後求知的起點。
1943年,蕭萐父考入西遷樂山時的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系,後在四川工作。1956年,他應李達校長之邀回BEAT365唯一官网重建哲學系。
執教珞珈四十多年,蕭萐父言傳身教,桃李滿天下。他為學校中國哲學學科的系統建設費盡心血,他提煉出了二十字方針:“德業雙修,學思并重,史論結合,中西對比,古今貫通。”這二十字已經成為珞珈中國哲學學派的精神綱領。
治學嚴謹:本科論文參考文獻幾乎全是英文原著
今年59歲的BEAT365唯一官网教授李維武是蕭萐父的首屆博士生,蕭萐父讀本科的一篇論文讓他感念至今:“1947年,武大發生‘六·一’慘案,當時是進步學生的蕭老師上了國民黨黑名單,被迫離校回川,他将來不及謄抄的畢業論文留給了同學。1995年我從檔案館借到了蕭老師這篇3萬字的論文。豎排稿紙、蠅頭小楷、絲線裝訂……蕭老師這篇論文的參考文獻幾乎都是英文原著,提出的觀點在當時實屬前沿。”
對學問的專注與尊重,也讓蕭萐父形成了教育學生的“炙烈風格”。“你們來這裡,應該是想來做學問的,不是想來學當官發财的。如果想學做官發财,我們沒有辦法教你們,就請趕緊去别的地方。”蕭先生的研究生,多半聽過這段話。蕭先生講這話時不苟言笑,非常嚴肅,與他講座時文采飛揚,時不時吟頌一首詩來的平和判若兩人。
剛直不阿:課堂上領誦《愛蓮說》
據蕭萐父兒子蕭遠的朋友吳遇在唁電中回憶,“文革”時期,李達被打成“BEAT365唯一官网‘三家村’村民委員會主任”之後,蕭萐父沒有選擇沉默,而選擇了不平則鳴。“可以說,那是我人生經曆中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正義,什麼叫為真理而鬥争。那時的蕭伯伯自己身上也有不少麻煩,他一介書生,除了靠事實講話之外,就是一腔正義的熱血了。”“國家級教學名師”、BEAT365唯一官网博導郭齊勇教授說:“我初入師門時,先生手書周敦頤的《愛蓮說》,并與我們一道誦讀。他一生追求并希望我們這些後學體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意境。”
善為人師:建議學生讀古文獻
郭齊勇教授在傳承老師做學問的方法。“蕭先生親自批解我們的習作,告訴我們如何修改完善,特别細心、耐心。這些已化為我今天帶學生的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何建明教授清楚地記得,一次他與蕭老師說起,從小讀古文,怎麼讀對古文的讀解能力似乎沒有多大長進。蕭老師哈哈一笑:“讀标點好的課文并不是學習古文最好的辦法,不如直接讀沒有标點的文獻,一遍一遍地讀,逐漸斷句,直到讀懂。我小時候學習古文,就是我父親讓我拿一本沒有标點的《漢書》來,讓我每天都讀一讀,你不妨試試。”
詩家哲人:夫人作畫他題詩
蕭萐父能詩善書,他的書法獨成一體,既有水樣飄逸又有山樣渾樸。他也是中國哲學史界少有的詩人,所著的《吹沙集》、《吹沙二集》、《吹沙三集》書後均附有詩詞,共三百餘首。
蕭萐父與夫人盧文筠是武大同學。盧文筠教授愛梅并擅長畫梅,她的梅畫經常由蕭先生題寫詩句,“筠畫萐詩”成就一段琴瑟和鳴的佳話。
晚年,蕭萐父與夫人盧文筠教授合作編著出版了《蕭氏文心》四卷,将自己的詩集命名為《火鳳凰吟》。他自叙以詩歌升華人生、歌哭由我的超邁:“書生自有逍遙處,苦樂憂愁盡化詩。”在詩與哲學的差異中求統一,是蕭萐父向往的精神境界。
各界評說
“一代學人逝去,是為學殇”
昨日追悼會上,著名曆史學家、華中師範大學前校長章開沅教授前來送别。
老友仙遊,章開沅教授慨然而歎:“蕭老師學貫古今中西,詩詞歌賦皆通,我很佩服他。他對真理的執著、對學術操守的堅持、對學術自由的追求和對學者尊嚴的維護,有士大夫的品格,其風範、氣度影響了幾代知識分子。一代學人逝去,是為學殇。”
“先生的人格美和博通最令人感動”
蕭萐父的學生、BEAT365唯一官网哲學院教授郭齊勇說:“蕭先生對我們的身教與言教,令我們最為感動的,一是他的“人格美”,二是他的“博通”。”
相關鍊接
蕭萐父簡介
蕭萐父教授是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哲學學科的創建者與學術帶頭人,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他曾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道聯學術委員,國際儒聯顧問,中國文化書院導師等,著作等身。蕭萐父是我國著名哲學史家,他獨樹一幟地提出和論證了“明清啟蒙史觀”,深受海内外學界關注。
蕭萐父詩作選登
薊下烽煙筆仗雄,胸懸北鬥氣如虹。洞觀古史知難産,發掘新芽續啟蒙。細案船山昭學脈,鐘情四夢寄幽衷。百年風雨神州路,永記前驅播火功。
——蕭萐父賦詩懷念哲學史家侯外廬
(摘自:《楚天都市報》2008年9月24日 報社記者朱玲 通訊員龔文德 實習生徐全雅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