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恰似春風拂面來——一位學生眼中的郭齊勇教授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6-09-20


編者按:8月23日,一位網友在郭齊勇教授的博客上發了一篇文章,在廣大網友特别是我校師生中引起了很大反響。作為郭齊勇的弟子,作者以樸實的文字、深厚的感情,表達了對老師真摯的愛與崇敬,也深深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在歡慶教師節的袅袅餘韻中,本報特摘發此文,讓我們從一個側面領略這位全國教學名師的風采。

點開網頁,看到老師的照片,笑呵呵的樣子,突然有點眼濕。

已經有六年沒見面了,老師頭發見少,皺紋見多,但笑容還是讓我一下子回到從前,回到人文館的課堂裡,春風拂面的感覺……

第一次見到郭齊勇老師是大二時候的選修課上,《中國文化概論》,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選,但很少人會堅持不懈地學的一門課。老師不慣說教,總摻入自己的分析和感慨,聲情并茂,充滿了激情。每每說到痛快處,他會拍着講台,仰着頭,用很詩化的語言“朗誦”内心的感受;說到不忿處,他會嘴角微抿,引經據典、抑揚頓挫地表達他的不快。老師從不點名,即使課堂的上座率再低。他說,真正愛中國文化、愛國學的人,是要耐得住寂寞的。

上研究生的時候,我有幸師從老師。

老師是博導,著述頗豐,聲名在外。在校内,卻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人。他騎一輛28的舊自行車,因為武漢常常下雨,車座上便總套着一個塑料袋子。無論怎樣的天氣,老師教課、談事,都從不遲到。他對人極有禮,每每迎面遇見熟人,相距十幾二十米已經翻身下車微笑打招呼了。這種禮遇,老師們受着,我們這些學生也一樣受着。

每次拿着新寫的文章去求教,提前打電話約定好時間,郭老師便會沏好茶,擺上水果等在客廳裡。開門的時候,他總是拼命擺手制止我們換拖鞋,說家裡沒那麼幹淨,不打緊。每有新書問世,老師給學生們一人一本,扉頁上總是“××兄惠存”字樣,男生們會因此得意很久。

老師待人寬厚,對請他修改的文章卻要求極嚴。我們的論文經他的手後,都是遍體紅字。大到文章架構,小到标點符号和格式,甚至尾注裡所标的出處版本年份寫錯都會一一修正過來。看着老師的筆迹,我常常會羞紅了臉。看到學生的好文章,老師會樂滋滋地送去給自己的老師看,他知道,他的老師跟自己一樣,最開心的就是學生們有觀點,能做學問。

老師對人幾乎有求必應,卻怕給人添麻煩。一次要搬家,我們去幫忙整理書籍,他為此極其不好意思。那天師母買了好多菜,跟奶奶在廚房忙了半天,給我們做了一大桌子菜。到後來我們都覺得這哪裡是去幫忙,簡直是去添亂了。也是那天,吃飯的時候,老師把在書房看書的八十多歲腿腳不便的父親扶出來,向他一一介紹我們,然後才開始吃飯。席間爺爺、奶奶和老師都不停地給我們夾菜,師母則一直在忙活。老師非常開心,還喝了一點小酒,他說,“父母雙全,兄弟無故,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君子的這三樂我可都有啊!”言下十分滿足。

這些溫暖的記憶,在打開老師網頁的時候一下子清晰起來,鮮亮如昨。

六年過去了,疲于奔忙的生活常常讓我忘記了自己的來處。不,不是忘記,隻是難以想起。每一個新年來臨的時候,都會收到老師親筆寫的信或賀卡。他的學生早已遍天下了吧,每一個收到這些筆迹的瞬間,我相信大家都會重新想起……就像我現在一樣,即使有點點愧疚,但更多的是歡喜!(《BEAT365唯一官网報》2006年9月15日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