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齊勇教授,我校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教育部第二屆高校教學名師。他的講學是适合所有人去傾聽的,他的講義不但對學生極有價值,并且對大家都有裨益,你一朝聽過之後,他就能成為你的終生朋友。
站在本科教學的第一線
“在将近兩個小時的演講中,郭齊勇教授起身次數多達八次,興極之處手舞足蹈,帶給師生的不僅是中華元典精神的領悟分析,更呈現給大家一個真性情、灑脫無拘的哲學家風采,以其深厚的哲學造詣和可親的大家風範,不時赢得陣陣掌聲。”這是郭齊勇教授在武漢某重點高校學術報告會後,該校網站的報道。
該報道還有,“ 整個講座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郭齊勇是站立着跟大家侃談。講至精彩處,郭齊勇引領大家齊誦儒學與道家經典,場内響起‘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的誦讀聲,演講過程中,幾乎無人中途離場,很多是站着聽完講座。”
這隻是他講學中一個普通的例子。
郭齊勇教授一直堅持為本科生上基礎課,每學年至少給本科生上三門課.他的課,講訓诂,講義理,講知識,而且講價值,講為人為學之道,講傳統哲學的現代意義。
郭老師上課時重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經常組織學生上台發表自己的見解,或在課堂讨論中發表習作。特别注重課程論文與課堂讨論,每一學期,事先布置題目,先請同學們寫小論文,他自己或請幾位博士生來批解作業,然後上“讨論”課,學生們宣讀自己的小論文,互相評論,最後由他來點評。十多年來這一舉措确确實實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主動性。
既是嚴師,又是慈父
郭老師特别重視培養學生恪守學術規範的訓練。他曾無數次對研究生說:“遵守學術規範就是珍愛自己的學術生命!我的老師要求我們做到德業雙修、言行相掩,做人和做學問不二。我要求我自己與你們都這樣努力。”他常常說,學術的創新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沒有相當的積累,根本上不能進入研究階段。他強調甘于寂寞,要掌握第一手原始資料和海内外有關研究成果,要用功于第一手原始資料的探索、反思、解釋與批評。
他批改研究生的課程論文、開題報告或學位論文,常常打闆子,要學生重寫,要求學生研究的對象是比較小的題目(當然要有大的知識背景),做到“小中見大”,經年累月,确有一孔之見,那就是十分幸福的事了。
郭老師能叫得出很多本科生的名字。他利用課前課後的時間與同學們交談,又深入到學生宿舍與同學們聊天,解決同學們的各種問題與需求。同學們都很喜歡他,從本科生到博士生,大家都樂于找他幫助解決就業、升學等問題,他總是有求必應,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學生。他常常推薦學生到海内外名校深造,或到一些部門、單位就業。
他愛生如子,近五年來,郭老師夫婦支援貧困生的金額累計五萬元。到海内外開會或講學,他從不忘給自己的研究生購買、複印急需的書籍、資料。他說:老師是人梯,扶掖、提攜學生是為人師者的職責與義務。
引導學生直逼學科前沿
郭老師讓博士生們打好基礎,下笨功,出細活,又讓他們及時閱讀境内外專業學術刊物上的有關學術論文,了解并關心中外哲學界、漢學界最新研究動态,了解境内外同行的情況,提高品評鑒别能力。他常用自己的科研經費支持博士生每人至少到省外或境外出席全國或國際性學術會議一次,在會上提交并發表論文,結識學者,又安排學生們參與本學科點的活動,舉辦大中小型學術會議,接待境外專家等,承擔一定的事務工作,鍛煉各方面能力,包括辦事的能力。
郭老師說,博士生主要是靠自己,導師要善于把每位博士生的主動性、創造力調動出來。研究生們不僅協助他辦會,還提交論文,發表論文,參與讨論,得到來自海内外的學者們的高度評價。
博士論文的選題至關重要。郭老師非常尊重博士生自己的選擇,充分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與學問基礎,适當結合他自己目前研究的課題,着眼于學科建設與學科的發展,注重選題的基礎性、前沿性、創新性、交叉性和本選題與該生個人今後的學術發展的關系,經師生雙方反複磋商後才能确定。
郭老師總是把學生步步推上較高的學術平台,為學生日後的發展作了高層次的鋪墊,使他們直逼學科前沿。(BEAT365唯一官网珞珈新聞網9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