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黨的先進性問題初探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5-11-14
保持黨的先進性問題初探
【作者】:陳靜 女 ?
beat365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2005級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本文闡述了黨的先進性的基本内涵,揭示了黨的先進性的基本要求,并指明了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巨大曆史意義,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保持黨員先進性的理解和認識。
【關鍵詞】:先進性 三個代表
【正文】:
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肩負着偉大的曆史使命,又面臨着複雜的國際國内環境。為了切實解決黨在先進性問題上遇到的各種挑戰,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這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措施。而要保持黨的先進性,首先是要科學認識和把握黨的先進性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并充分認識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先進性的基本内涵
所謂政黨的先進性,是指一定階級、階層和集團中的先進分子,順應時代進步潮流,代表和實現本階級利益的各種思想和行動的集中體現。對于中國共産黨來說,黨的先進性是黨的執政合法性的根本來源,是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領導核心的根本前提。共産黨的先進性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工人階級作基礎、以優秀分子為成員、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所形成的具體體現在黨的理想、宗旨和路線、綱領、方針、政策之中,體現在黨員和黨的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之中的一種特質。而黨的先進性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先進的代表性,即黨要始終走在人民的前列、走在工人階級廣大群衆的前列,
始終走在廣大人民群衆的前列,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這是黨的先進性的最基本的含義,也是我們從建黨以來就一直确認和堅持的标準。共産黨是由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中的先進分子組織起來,始終代表和維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帶領人民群衆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支有組織的戰鬥部隊。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以來,由于黨所面對的敵人是那樣的強大,這就要求我們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緊緊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衆,共同完成民族解放和民族複興的曆史重任。今天,我們面臨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的曆史任務,中國共産黨也已從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一個代表人民執政的黨,更需要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斷擴大黨的群衆基礎和社會影響。一方面,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新的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都是我們黨所能夠依靠的群衆基礎;另一方面,通過把那些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社會各階層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内來,使我們黨執政的基礎将愈加寬厚和鞏固。我們黨既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既是工人階級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也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
其次,鮮明的時代性,即黨要始終走在曆史和時代潮流的前列。
時代性是先進性的鮮明特質。黨、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隻有體現“提高執政能力”這一時代性的要求,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品質,走在時代前列,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當好先鋒,才能永葆先進性。縱覽人類曆史,任何一種政治力量,它的作用和命運,根本上都是與一定時代的潮流、規律和進程聯系在一起的。一個階級、一個政黨、一個集團,能否具有和始終保持自己的生命活力,歸根到底,在于能否與時代發展的方向和趨勢相吻合,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堅持與時代同行,就能夠朝氣蓬勃,興旺發達;如果停滞、僵化、背離曆史發展的規律,就遲早要被曆史淘汰。中國共産黨所具有的先進性,根本上就在于能夠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堅持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通過制定科學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切實履行人民交給的職責,擔當起時代賦予的曆史任務。
二、保持先進性的基本要求
黨的先進性,歸根結底表現在堅持“三個代表”上。即是說,能否保持先進性就要看我黨能否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黨放到整個曆史發展的進程中,抓住決定黨的曆史地位的三個根本性問題,從社會發展規律和黨的進步本質的高度,對黨的先進性作出了最新、也是最集中的提煉和概括。它告訴我們:一個政黨到底是先進還是落後,從根本上,要看它能否促進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它的思想理論、價值觀念是不是代表了曆史前進的方向;它是僅僅為少數人謀利益,還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因此,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實踐“三個代表”,就是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頭,就是堅持了黨的先進性,這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條件。
敏銳地把握我國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确的路線、方針、政策,采取切實的工作步驟,不斷促進先進生産力的發展,這是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就曾指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于中國人民的生産力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産力的,還是解放生産力的。”[1]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社會生産力作為黨的最根本的任務;要堅持改革開放,為解放和發展我國社會生産力不斷注入新的動力;要依靠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衆,以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第一要務;要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大力推進科教興國戰略;要正确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為生産力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還要按照中國先進生産力發展的要求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緊密結合黨的基本路線加強黨的建設,實現黨的建設和經濟建設的有機結合,确立科學的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标準。
其次,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内在要求。
黨所代表的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幟。所謂前進方向,是指與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群衆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相一緻、能夠成為我們黨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幟的那種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共産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衆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衆所擁護為最高标準。”[2]按照這一要求,我們就要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決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同時也要堅決反對思想僵化;要堅持發展先進文化的正确方針,把培育“四有”公民作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要把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環節,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為社會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風尚營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礎;要堅持把改造落後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和吸收優良文化結合起來,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文化傳統,學習、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努力實現文化的創新和超越;要在黨的建設中充分吸收中國先進文化的豐富養料,運用中國先進文化提高廣大黨員和幹部的素質,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能力。
再次,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前提和歸宿。
共産黨之所以成為工人階級先鋒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重要的内在規定。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生了重大而深刻變化的情況下,黨要更加重視并解決好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問題。隻有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才能得到人民群衆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按照這一要求,我們就要正确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衆的利益,特别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要正确處理局部與全局利益的關系,進一步強調和落實局部服從全局、地方服從中央的原則;要正确處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為了人民的長遠利益堅定不移地推進各項改革;要正确處理先富與後富、個人富裕與共同富裕的關系,黨員領導幹部要首先支持和幫助群衆富起來;要正确處理黨群、幹群關系,使所有黨員幹部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決不允許以權謀私。全黨同志都要堅持黨的群衆觀點和群衆路線,在自己的工作中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人民的利益,始終保持與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從而赢得人民群衆的信賴和擁護,獲得人民群衆的支持,使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不斷得到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
總之,堅持黨的先進性,就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體現在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使我們黨始終與時代發展同步,與人民群衆共命運。我們黨隻有自覺成為中國先進生産力發展要求的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帶領人民全面實現這一神聖曆史任務,才是真正保持了先進性。換言之,隻要我們圍繞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去變,圍繞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去變,圍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去變,我們黨就永遠能保持自己的先進性,保持共産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永遠同人民群衆心連心。
三、保持先進性的重大意義
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黨中央綜合判斷國際國内形勢、深入分析我們黨肩負的任務和黨員隊伍的現狀,學習和借鑒我們黨的建設的成功經驗,着眼于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曆史條件下,使我們黨與時俱進、在始終保持先進性基礎上不斷提高執政能力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和深遠的曆史意義。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黨的先進性是黨安身立命的根本,是黨的生命線。
能不能堅持黨的先進性,關系人心向背,事業興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這是因為黨的先進性是黨存在和發展的根本依據,是得到最廣大人民信任和擁護的根本條件,是執政黨執政的基石。一個政黨,如果喪失了先進性,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就失去了群衆的支持,就失去了執政的基礎,就必然會衰亡。黨的先進性問題,是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核心問題,也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抓住了黨的先進性問題,就抓住了黨的建設的根本。
在過去的80多年裡,中國共産黨始終走在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廣大人民的前列,也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戰争年代,中國共産黨以自己正确的路線綱領和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赢得了人民群衆的真誠擁護,勝利地完成了領導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任務,當之無愧地确立了時代先鋒的地位。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領導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無私奉獻的高尚人格和模範行為,在社會主義事業特别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創立了新的功績。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存在、發展和壯大并取得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由此可見,正是因為以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高度重視保持黨的先進性,總是把黨的先進性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對黨的先進性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不懈探索的結果。
其次,在新的曆史條件下,能否保持先進性是關系黨的前途命運的大問題,是黨和國家興旺發達的關鍵。
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繼續發展,經濟全球化日益加速,科技革命不斷深化,人類的社會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着深刻的變化。時代在進步,文明在升華。新時期的新變化既給我們提供了機遇,也向我們提出了挑戰。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确定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标是:“通過全黨共同努力,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歸根到底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中國共産黨要保持生機活力,把自己建設成為經得起任何風險和考驗的黨,更好地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的作用,就必須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深刻認識時代進步的方向,繼續保持在人民群衆中和曆史發展進程中的先進性,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充分發揮先鋒隊的作用。黨面對國際國内複雜多變的局勢,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曆史任務,就要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執政能力的前提、核心和基礎正是黨的先進性。隻有始終保持先進性,才有資格代表人民執政,也才能夠為人民執好政。
總之,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決定着黨能否在曆史舞台上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也決定着黨所領導的國家和人民能否不斷地走向興旺發達。保持黨的先進性,關系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和執政地位的鞏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
參考書目: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3.《鄧小平文選》,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黃力之:《先進文化論》,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版
5.王偉光主編:《若幹重大理論與實際問題解讀》,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版
6.陳先達:《處在夾縫中的哲學——走向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