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現代性的危機與出路”全國人文社科跨學科博士生論壇在我院舉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7-10-30

20171021日上午,“現代性的危機與出路”全國人文社科跨學科博士生論壇在beat365体育官网大報告廳舉行。會議由校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資助項目資助。除本校博士研究生外,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等20多所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參加了論壇。


beat365体育官网副院長黃超在緻辭中指出,本次論壇是beat365体育官网重要學術活動之一,希望參會同學積極投入學術創作和讨論,展現自己思想的原創性。馬克思主義教研室主任趙士發教授認為本次論壇将在學術上推動中國現代性問題的研究,而跨學科論壇的模式有利于不同的學術之間相互對話、取長補短、碰撞思想。學生代表方晟和汪光晔等指出了研究“現代性”問題的深遠意義。

    随後,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王曉升教授作了題為《兩種現代性及其矛盾》的學術講座。講座由趙士發教授主持。


王教授首先指出兩種意義上的“現代性”:一種是社會意義上的“現代性”,指向經濟、政治、文化、制度上的合理化趨勢;一種是審美意義上的“現代性”,強調過渡、短暫和偶然。其次,“現代性”在審美意義上不斷革新的内在傾向發展出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以及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和超級現實主義等不同的流派,大緻體現了現代性過程中不斷否定一切價值,并且消解藝術與生活之間分野的趨向。但是,社會意義上的合理化,是對穩定性的要求和強調,與審美意義上對主體性、否定性、強調變革的傾向形成了深刻的矛盾。這一矛盾在資本主義文化上還表現為新教倫理與享樂主義的矛盾等。王曉升教授認為這一矛盾的根基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競争對不斷變革技術的要求、生産過剩,另一方面是利潤最大化的邏輯,以及資本積累對節約和理性規劃财富的需要。現代性的一切變革都要服從資本邏輯,因此都隻有形式上空洞的更新,完全沒有觸及生活的實質内容。

其後,為期兩天的論壇順利展開。論壇圍繞“現代性的危機與出路”這一中心主題分五個分主題進行,五個分會場的論文發表與交流同時進行,氣氛熱烈,研讨深入。beat365体育官网教師趙士發、李志、周可、盛福剛、劉建卓等擔任點評嘉賓,為參會博士生帶來了精彩獨到的學術分享。(文:林浩超 攝影:宋柏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