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院新聞  >  正文

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為師生作報告—— 紀念BEAT365唯一官网建校一百廿五周年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12-05

本網訊(通訊員:任豔 汪日宣)2018年11月29日是BEAT365唯一官网一百二十五周年校慶日,作為校慶學術紀念活動的重要内容之一,BEAT365唯一官网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在振華樓beat365体育官网B107大報告廳為廣大師生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國學與人生》的學術講座。在講座正式開始前15分鐘,能容納120餘人的大報告廳已經座無虛席,最後過道和牆邊都站滿了慕名而來的師生及社會人士。

下午15:00點,講座正式開始。首先由beat365体育官网秦平老師為在場的聽衆介紹了講座的緣由,本次講座不僅是校慶紀念活動之一,同時也是郭齊勇教授正式榮休的紀念講座,具有珍貴的特殊意義。随後,在國學班方世旻同學的引禮下,在場全體師生對孔子像行“四拜禮”,再對郭齊勇教授行“二拜禮”。

在儀式結束之後,郭齊勇教授正式開始講座。他回顧了在自己BEAT365唯一官网四十年學習和工作的經曆,深情地緬懷了蕭萐父先生、李德永先生、唐明邦先生、陳修齋先生、楊祖陶先生等前輩學者,感恩他們的關愛與提攜。他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國學的複興趨勢表達了由衷的喜悅。接着,他從“清初西方人對中國雖沒有宗教卻能保持良好秩序的疑惑”談起,結合自己下鄉務農的經曆,為聽衆講授了國學作為中國精神支柱與信仰之源的巨大作用。同時,他也對囯人現在“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不踏實現狀也感到焦慮。

接下來,郭老師從他新出版的《中國人的智慧》一書談起,論說中國智慧,談到了自己對國學的理解與想法,他說:“在中國,不需要上帝的感召,人們通過學習、感悟,就能很自然地走出自我與功利,走向他者與道義。”

在介紹中國的生态智慧時,郭老師以孔子和老子為例,做了深刻的闡發。他認為,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代表,老子是中國哲學的代表。儒家禮文化和老子自然思想中蘊含着豐富的生态智慧,形成了獨特的“天人合一”理念,在這種理論構設中,“人要對自己有定位,不要太張揚”,倡導以一種普遍的生态關懷去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與此相關,郭老師又介紹了“最具有智慧的經典”——《周易》的易與不易、變易與簡易的智慧,并談到了由“人類命運共同體”到“人與萬物命運共同”的理念。

随後,郭老師以“無”(為)、“生”(民)、“變”(通)、“和”(異)、“中”(道)、“敬”(業、人)、“群”(體本位)等七個概念介紹了中國的管理智慧。他特别強調了中國傳統的社會自治模式,表達了對這種“小政府,大社會”模式的推崇,認為“真正好的管理是民間性的東西”,公民道德一定要從傳統的士紳教化的傳統中汲取營養。

進而,郭老師講述了中國的人生智慧。他以孟子、莊子、禅宗和王陽明為例,分别介紹了儒家的德性智慧、道家的放達智慧、佛家的解脫智慧。他強調行為的正确與否最根本上還是在自己,強調了個體選擇的重要性,因此不可把自己的所有責任推給客觀條件。

最後,郭老師給青年學子提了三條建議:第一,做新時代的有道君子;第二,終身學習,知行合一;第三,深耕經典,有看家本領。他希望同學們要繼承蕭先生等前輩開啟的“德業雙修,學思并重,史論結合,中西對比,古今貫通”的優良傳統。他還以馬一浮先生的《拟告别親友》為結語,告誡青年學子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

講座結束後,郭老師為國學班的同學們頒發了親筆簽名的新作《中國人的智慧》,并與學生代表合影。

國學班的學生們為郭老師齊聲朗誦了《詩經·菁菁者莪》,對郭老師的“君子長育人材之德”表達了無限的崇仰。最後,大家一起與郭老師合影留念,更有慕名者紛紛争相與郭老師合影。伴随着在場師生們經久不息的掌聲,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攝影:宋柏楊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