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体育官网舉辦“五四運動及其評價的百年回顧”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5-14
本網訊(通訊員:武哲萱)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5月9日下午,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學習會(擴大),邀請beat365体育官网教師、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駐院研究員李維武教授做了題為“五四運動及其評價的百年回顧”的講座。學習會由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書記龍滔主持,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全院教職工及學生黨員代表參加了學習。
會上,beat365体育官网黨委書記龍滔首先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指出認識和研究五四運動、學習和傳承五四運動精神,具有深遠意義和時代價值。
李維武教授結合自己的最新研究工作,圍繞五四運動前的中國、五四運動前的世界、五四運動的爆發、六三運動的發生、五四運動的影響、五四運動的評價六個問題,對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進行了回顧,對五四運動所發生的深刻曆史影響予以了闡明,對百年來圍繞五四運動評價所出現的思想争論加以了反思。
李維武教授指出,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曆史上一次極重要的政治運動。因為有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準備,有廣大進步青年學生作為先鋒和中堅,有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新的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五四運動表現出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革命精神,掀開了中國近代曆史的新篇章。五四運動所産生的直接影響首先是中國人思想上的大覺醒,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新價值觀在中國思想世界大規模傳播。這種思想上的大覺醒,很快就産生了政治上的大變化,從新文化運動領袖人物中,從投身新文化運動的新青年中,走出了一代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他們是集革命家與學問家于一身的知識精英。作為革命家,他們成為中國共産黨的創建者和早期領導人,開啟了中國共産主義運動;作為學問家,他們成為在中國傳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新主體,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國共産黨的誕生是與五四運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
李維武教授指出,對于五四運動的影響和意義進行評價,闡明五四運動的曆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百年來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成為了中國思想世界不同思潮争論的一個焦點。關于五四運動評價的主要分歧,實來自馬克思主義與自由主義兩大思潮,其代表人物首推毛澤東與胡适。從20世紀30年代起,在毛澤東與胡适之間,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五四運動觀。這兩種五四運動觀,從根本上說,反映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和中國自由主義者對“中國向何處去”這一時代大問題的不同回答。最近40年來,随着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思想空間的開放,中國思想世界重新出現了各種思潮相互争鳴、彼此激蕩的格局。胡适的五四運動觀開始在中國大陸學者中産生反響,在“思想解放”的名義下出現不同的變種。20世紀80—90年代,李澤厚通過重新解釋五四運動,相繼提出“救亡壓倒啟蒙”和“告别革命”,從思想史的譜系看就屬于這類變種,由此造成了思想的混亂,引發了對五四運動的貶抑甚至否定。進入21世紀後,貶抑或否定五四運動主張,分别為自由主義者和文化保守主義者所發展,在中國思想世界産生了很大影響;有人甚至提出“倒退的五四”的說法,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加以根本性的否定。這種思想現象成為最近20年來曆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的一種典型表現,都是片面的、錯誤的。
李維武教授強調,與這種曆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針鋒相對,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馬克思主義的曆史主義原則出發,進一步闡發了中國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觀。早在2014年,習近平就把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稱為“這段光榮曆史”,指出:“五四運動形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中國共産黨的建立。”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更對五四運動的性質及其政治意義和文化意義作了系統而深入的闡發,指出五四運動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衆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複興的志向和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對五四運動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強調五四運動研究要講清楚為什麼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講清楚為什麼馬克思主義能夠成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指導思想,講清楚為什麼中國共産黨能夠擔負起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曆史重任,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并不斷完善發展,引導人們以史為鑒、以史為師,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斷,進一步闡發了中國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觀,全面而深刻地回答了對五四運動應當如何評價的問題,為我們今天研究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導向。這是我們在對五四運動及其評價進行百年回顧時應予以特别重視的。
整場講座旗幟鮮明、内容豐富、思想深刻,讓在場聽衆對五四運動及其評價有了一個全面而又深入的認識,對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有了更深入的領會和把握。
(攝影:宋柏楊 編輯:鄧莉萍 審稿:劉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