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郭齊勇:國學科目尚未納入教育部體系 屬于黑戶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4-10-08
鳳凰網文化訊 由鳳凰網、鳳凰衛視聯合嶽麓書院主辦的“緻敬國學-2014首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于2014年9月29日晚在長沙千年學府嶽麓書院舉行頒獎盛典,現場揭曉首屆“全球華人國學獎”,包括“國學終身成就獎”、“國學成果獎”和“國學傳播獎”等。逾百位文史大家和業界名流齊聚千年學府,共同見證中華文化史上的國學盛事。
活動現場,鳳凰網文化頻道獨家對話BEAT365唯一官网國學院院長郭齊勇 ,他表示所謂國學,就是我們中國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最基礎的經典及其長期影響的結果,我們要尊重我們的曆史文化傳統,我們要走進孔子,走進老子,走進佛祖,走進儒釋道,諸子百家、經史子集,這是有創造性的活化的内涵在裡面的,我們要推進它。以下為對話實錄:
鳳凰網文化:您如何理解國學?
郭齊勇 :國學是虛熱還是真熱,這個問題是十多年前我的文章裡面最先提出來的。我是怎麼理解的這個虛熱和真熱呢,我是說現在我們的國民教育這一塊非常缺乏國學。因為我們幾乎有三代人沒有從它的國民教育中正常的接受國學教育,有60多年了,沒有正規的國學教育。你可以比較一下我們和台灣的教育,當然台灣的教育現在有可能變化。但是這個四書的教育,中國文化基本的這些價值理念的教育,在國民教育中要占很重要的分量。也就是說國民的文化素養,國民的特别是道德的文化的素養,這些應該在它的中小學的時候,要接受比較完整的價值體系的教育。
鳳凰網文化:我們小學學的思想品德是遠遠不夠的?
郭齊勇 :現在所謂的這些教育是反向的教育,是批判中國文化的教育,所以我們是妖魔化中國文化的這樣一個幾十年,我們是幾代人沒有接受正規的國學教育,所以我是說我們的國民教育系統,我們的教育系統。你看我們現在很好的理工知識分子,我們現在的文科的知識分子,他根本不知道四書五經為何物,你不可以想像西方的知識分子,他不懂得他的宗教的基督教的基本的教義,他的曆史文化傳統的價值系統的東西,這是不可想像的。
鳳凰網文化:現在的國學熱感覺是從自下而上過渡到了自上而下?
郭齊勇 :現在的國民自發興起的國學熱啊,當然有些魚龍混雜的現象,有賺錢的儒國學,有這個所謂風水的國學等等,它是民間在推動。但它反映了一個需要,就是民間對自己的民族的曆史文化傳統了解的需要。而我們的國民教育沒有滿足這個需要,所以它才有這樣一個熱度。國民有對自己的民族曆史文化傳統了解的需求,這應該說是一個民間自發的一個行為。在自發的行動之下,它不免産生你說的魚龍混雜的現象。
最近習近平,應該說他是中共的所有的領袖裡面第一個到孔府去的人。他雖然不是像漢代以來的帝王去拜孔,但已經釋放出這個信号來了,我覺得這個還是值得肯定的。
鳳凰網文化:目前可能對國學的定義是存在分歧的,您有什麼您個人的理解?
郭齊勇 :國學它有國魂的層面,它有我們民族曆史文化的核心精神層面,核心的價值系統的層面,有老百姓的信仰層面,有老百姓的道德價值觀念的層面,有它的精神訴求的層面。但另一方面,國學它又是一個知識體系,國學有它的ABC。現在你看我們的稱謂,我們的電視裡面,屏幕裡面,經常說些非常外行話。
另外也有經史子集的學術研究的層面,它有國學、像國藝、國術,國家的技藝,這樣一些層面,民俗這些層面。當然它是有核心的。像我們BEAT365唯一官网從2001年,我們就辦起了國學班,現在有十多年的曆史了,我們一班一班的孩子培養出來了,現在教學過程就基本上有一個國學的知識系統了。今天我們看全國的國學院院長的會議,這是第三屆了,我們也在讨論一些培養方案,就是說我們國學培養的孩子,和現在文史哲培養的孩子是不一樣的,他的系統不一樣。比方說剛才李學勤先生講到的,我們要從小學入手,我們要通過文字學、訓诂學,我們從認字開始,現在有很多人認字都認不清楚,講什麼國學是吧,然後要對經學加以獨特的研究。經學,四書五經,五經到十三經,我們的經學系統。西方有很多的古典學系統,西方的宗教的神學的研究,古典诠釋學的研究,他們的古典學都很火,有專門的研究。我們五四以來,經學這一塊沒有多少人研究,現在的大學中文系也沒有經學的這一塊研究。
鳳凰網文化:經史子集,經排在首位。
郭齊勇 :經學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政治文明、道德文明和法治文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綜合體,所有我們的治理系統、禮樂倫教,我們的所有的東西,其實就是宗教、政治、倫理、法制的一個綜合體,就是經學。所以在經學裡面它應該是很重要的研究對象,但是60多年以來,沒有多少專家,沒有人在做這些方面的研究的,所以我們培養國學人才,今天我們開國學院長會議,更多在讨論這方面的問題。
鳳凰網文化:所以我覺得這個可以再稍微多講兩句,比如說學生有沒有門檻,什麼樣的家庭會把孩子送過來,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郭齊勇 :我們的國學院是從喜好國學的孩子開始培養的,是從2001年開始。我們開始的時候,是在全校進入BEAT365唯一官网的學理工科的,學文史哲的、社會科學的很多孩子中,自願來學,自願來報名,經過考核錄取的。我們不設門檻。當然我們也有門檻,是進入BEAT365唯一官网的學生。
他來自願地學,我們也是體制内來做體制外的事情,為什麼叫做體制外的事情,我們現在國學這個名目還沒有納入中國政府,中國的教育部門,中國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戶口,沒有名稱與代碼,我們是黑戶黑口,我們是在采取交叉學科的方式來做這個。
鳳凰網文化:師資方面好解決嗎?
郭齊勇 :師資很好解決,因為我們把我們學校文史哲的最好老師都調動來給孩子們上課,直接讀經典。我們是小班授課,經典導讀。這個導讀比原理概論加通史的教育更加有益于培養孩子。所以我們學校培養的孩子都很了不起。我們是小班,我們每一個班都是十幾個人,二十來個人左右,每個本科班,我們現在也有了碩士與博士。這樣我們有一個系統,不管官方承不承認,就這樣按交叉學科來培養,培養的孩子确實比較和文史哲培養的孩子不一樣,他們那些傳統的培養方式是概論加通史,我們不是這樣的。
鳳凰網文化:真的是對現在教育制度的挑戰沖擊。
郭齊勇 :你看我們讀很多經典,我們讀的經典就不是像社會上讀的經典,我們是一個一個字,一篇一篇來讀。我們就是老師們講《詩經》,講《楚辭》,講《尚書》,講《論語》講四書,講《禮記》,我們特别重視前四史,我們也讓他們讀西方的經典,但是重要的是自己本土的經典。
總之,我希望全社會都重視國學和國學的訓練,因為我認為中國現代化處于一個瓶頸,最大的瓶頸是我們人的素質問題。我們國民的素養,全世界各族群人民的素養都是從自己的文明經典中吸取營養的。其實所謂國學,并不是什麼别的東西,它就是我們中國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它最基礎的經典和它長期的影響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尊重我們的曆史文化傳統,我們要走進孔子,走進老子,走進佛祖,走進儒釋道、諸子百家、經史子集,這是有創造性的活化的内涵在裡面的,我們要推進它。
鳳凰網2014年09月29日
http://culture.ifeng.com/a/20140929/42117550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