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會友——“中華好詩詞”冠亞軍獲得者采記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4-03-11
在約好的采訪地點,記者初次見到國學院2010級學生李四維和王悅笛,兩人從眼神到衣着,無不散發着詩人的氣息,儒雅、淡然。他們就是上個月中旬,在河北電視台中華好詩詞賽場上披荊斬棘,一舉摘獲冠亞軍的佼佼者。
最初萌發參賽的念頭,源于李四維一位同學向欄目組的推薦,他便拉着王悅笛一起去參賽了。“在去時的高鐵上,我曾和四維幻想我倆同時站在巅峰對決pk台,包攬冠亞軍的場景。”
最後的總決賽,主題是“酒”——“濁酒一杯家萬裡”“桃李春風一杯酒”“今日相逢無酒錢”……4分鐘内,李四維和王悅笛一共背出45句帶有“酒”的詩句。李四維最後吟出“不如飲美酒,被服纨與素”,王悅笛沒有接上,最終,兩人一個冠軍一個亞軍,夢想成為了現實。
“對于詩詞,因為愛,所以學,學了懂了,之後更愛了。”李四維談起詩詞,滿是喜愛,“至于奪冠,那也有運氣的成分在其中。”
兩人對于詩詞的愛好,源于孩童時代。從小就對詩詞感興趣的李四維,到了高中便開始自學詩詞的格律,嘗試詩詞創作,後來緻力于文學史和古代文論的研究,對詩詞理解漸深。
王悅笛也是詩詞的“集大成者”。從小學低年級開始,王悅笛在父母的硬性要求下背詩,剛開始,他對詩詞并無太大興趣,有了一定積累後,竟有了出口成詩的本領,這才激起他濃厚興緻。“進大學之後,我加入了春英詩社,遇見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堅定了我追逐詩歌的信念。”
因為詩詞,這兩個大男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王悅笛心目中,李四維是一個在詩詞上早熟的年輕人,“從最基礎的格律,到高級的詩學理論,他樣樣精通,和他一起我獲得了很大提升。”聽到好兄弟的誇贊,李四維謙虛地補充道,“我們是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在他們眼裡,詩意就存在于生活的點滴之中,“和朋友一起喝酒,身邊走過美麗姑娘,獨自在東湖邊散步……都可能成為詩興大發的時候。”也正是這種詩詞的生活化,才讓王悅笛和李四維一直對詩詞飽含着濃厚的興趣,讓他們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四維認為,詩詞是一種可以提高審美力、藝術感悟力,進而提升人格的文學形式。“對詩詞中微妙處的把玩和體悟,可以融會貫通,了解藝術、理解生活,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趣味和格調的人。”
如何達到讀詩的效果?兩人表示,首先要有大量而廣泛的閱讀,培養健康而路數寬廣的審美;還要打好理論和知識背景方面的基礎,邁過格律的門檻;動手寫詩也是必要的。“古人說,絕知此事要躬行。如果不親自嘗嘗個中甘苦,絕不能獲得鮮活而真切的認識。”李四維說。
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燦爛明珠,也是無數讀書人付諸一生、熱愛一生的領域。“詩詞教會我溫柔敦厚的做人标準,使我成為了一個完整的人。"詩詞已經成為王悅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文:劉斌 徐雅璇 供圖:李懿 來源: BEAT365唯一官网報 2014-03-11)
http://newspaper.whu.edu.cn/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