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國學大講堂開講聽衆爆滿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4-04-01
大型高端人文講座 郭齊勇縱論荊楚文化
3月30日下午,數百名來自機關、高校、企業的各界人士,飽享了一場國學盛宴。由湖北省國學研究會、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大型高端公益人文講座——湖北國學大講堂第一講開講,現場座無虛席,走道、門口也站滿了人。
兩個半小時内,來自BEAT365唯一官网的著名哲學史家、國學名家郭齊勇教授洋洋灑灑,縱論幾千年來湖北國學及其傳承,并呼籲“要有文化自信。”
“從先秦至今,在多文化融合的長期過程中,湖北文化為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郭齊勇認為,先秦諸子百家,大半出于楚;到了漢末,荊襄成為全國的學術中心;宋元明清時期流行的宋明理學,直到今天還是東亞一些國家的精神文明支柱,其代表人物多與湖北有淵源。近現代鄂東學者群蔚為壯觀,蕲春以教授縣聞名全國,這些學人融會中西,創造性地弘揚、發展中國文化的優長,經世緻用。
此外,湖北在中國道教、佛教史上有獨特地位,也是書院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清末有書院總計243個,著名的有問津書院、龍泉書院、兩湖書院等。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覺,來自于基本的了解。”在互動環節,郭齊勇稱,作為中華文化的根脈博大精深,而今天的年輕人普遍缺乏這方面的學習。
他呼籲,在尊重民間國學熱的同時,希望教育職能部門能從娃娃抓起,使孩子們接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還可借鑒當年西南聯大的做法,在大學設“大一國文”課程。學術界也應改變照搬西方的做法,不要因西方隻有詩歌、散文、小說等幾種文體,就把我們的書劄、詞賦等百餘種文體給抛棄。
他還指出,我們所說的國學,不是賺錢的國學,也不是風水之類的國學,而是要挖掘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讓道德建設生活化。(湖北日報2014年3月31日 記者海冰、實習生柴豔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