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媒體哲院  >  正文

【紅網】郭齊勇教授作客嶽麓書院講壇談中庸之道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3-11-12

(由湖南省社科聯、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嶽麓書院講壇受到聽衆一緻好評。)

(BEAT365唯一官网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郭齊勇做客嶽麓書院講壇以“中庸之道”為題,解密中國智慧。)

紅網長沙11月11日訊(記者 易征洋 通訊員 張辛欣)今天上午,BEAT365唯一官网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郭齊勇作客嶽麓書院講壇以“中庸之道”為題,解密中國智慧。湖南廣播電台的主持人梅冬擔綱主持。

由湖南省社科聯、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嶽麓書院講壇已舉辦了7場演講活動,因其高端深度的演講内容,受到聽衆一緻好評。講壇采用一人主講、多人演講、台上台下互動問答等多種形式開展。

什麼叫中,什麼叫庸?中庸之道具體指的是什麼?郭齊勇從四個方面着手,一一解讀“孔子的中與庸的思想”、“中庸其書”、“中庸的精神及理論”和“中庸的現代意義”。

“不偏則為中,不倚則為庸。但一般我們一提起中庸,或者中庸之道呢,就會招人的诟病,人家就說你是滑頭主義。”對此,郭齊勇解釋說,其實中庸之道不是不講原則,中庸之道其實更是強調原則。他舉例說,子貢是孔子門下最會經商的一位弟子,有一次他請教老師,他說,蔔商子夏和颛孫師子張,他們兩個人誰更好呢。這兩個同學,子張比較激烈,子夏比較遲鈍,他們兩個人誰更好呢?結果孔子的回答是“過猶不及”。孔子的回答令子貢受到了很深的教義——達不到标準,或者過了标準,都不好,所以叫過猶不及,這也是孔子所回答的所謂的中庸。

“中庸思維方法論強調矛盾對立的中和,使兩端都可以同時存在,都可以保持各自的特性,促進兩端彼此互動、兼濟、反應、轉化。世界上的矛盾不一定都發展到一方消滅另一方的地步。在多數情況下,矛盾的統一取中和的狀況,既有矛盾、偏反、對立、鬥争,同時彼此滲透,共存共榮。這種方法論重視對立面的同一性,強調依存和聯結,以及兩極或多極對立間的中介關系及其作用。”郭齊勇希望大家多學一點《中庸》,多讀一點《中庸》,多學一點孔子的中庸之道,這會增長我們的智慧與才幹。

(稿件來源:紅網 2013年11月11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