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新聞網】汪信硯:黨的群衆路線的價值追求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3-12-01
習近平同志指出:“開展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這一論述,闡明了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任務和目标,也揭示了黨的群衆路線的根本價值追求。“為民務實清廉”就是結合當前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實際,對黨的群衆路線價值追求所作的富有時代特點而又通俗易懂的概括。牢固确立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是開展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為民:群衆路線的價值追求之一
“為民務實清廉”的關鍵和核心是“為民”,即一切為了人民群衆,它是黨的群衆路線最為根本的價值追求。這一根本價值追求,是唯物主義曆史觀的内在要求,也體現了共産黨人的根本立場和宗旨。與曆史上的各種唯心主義英雄史觀不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一種群衆史觀,它正确揭示了人民群衆是曆史的真正創造者。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衆是社會物質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因此,要推動社會進步和曆史發展,就必須緊密依靠人民群衆,就必須一切為了人民群衆。《共産黨宣言》明确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産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同廣大人民群衆站在一起、為廣大人民群衆謀利益,是共産黨人永遠要堅守的根本準則。
自登上曆史舞台的那天起,中國共産黨就把維護和實現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立場和宗旨。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指出:“我們共産黨人區别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衆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衆;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緻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也正因如此,黨領導人民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明确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因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他多次強調,制定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關鍵要看“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他還提出了“三個有利于”标準,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衡量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成敗得失的根本尺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則把“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要求,強調中國共産黨人必須始終成為中國最廣大人民群衆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科學發展觀強調,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務,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務實:群衆路線的價值追求之二
堅持和實現一切為了人民群衆的根本價值追求,必須大力倡導和自覺養成“務實”的工作作風。所謂“務實”,就是重實際,面向實際、深入實際、了解實際,特别是深入基層實際,了解人民群衆疾苦,認真聽取人民群衆意見,準确把握人民群衆利益關切點;就是重實踐,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切實維護和實現人民群衆的利益,用實際行動服務群衆、造福百姓;就是說實話,尊重并如實反映客觀情況,不欺上瞞下,不弄虛作假,尤其是不故意隐瞞或掩蓋損害人民群衆利益的事情;就是務實事,不說大話、空話、官話、套話,紮紮實實地開展工作,認真解決人民群衆關心的問題;就是求實效,努力創造人們群衆滿意的實際工作效益,不走過場,不玩花架子,杜絕人民群衆深惡痛絕的各種官樣文章。可見,雖然“務實”是一種工作作風,但它本身内在地體現着一切為了人民群衆的根本價值追求。這種“務實”的工作作風,與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是根本對立的。要革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作風之弊”,就必須大力倡導“務實”的工作作風,使“務實”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
清廉:群衆路線的價值追求之三
堅持和實現一切為了人民群衆的根本價值追求,還必須大力倡導和自覺養成“清廉”的工作作風。“清廉”即清正、廉潔,它也有多方面的要求:一是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幹幹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上下其手、蠅營狗苟,也不在組織上拉關系、找靠山、搞小圈子;二是敦方正直、剛直不屈,秉持共産黨人應有的浩然正氣,堅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不阿谀奉承,不曲意逢迎,更不去跑官買官;三是修身慎行、懷德自重,嚴格要求自己,帶頭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規範,自覺拒斥各種低俗情趣;四是克欲自守、淡泊名利,自覺遵守黨紀國法,不沽名釣譽,不為自己的一己之私所縛;五是節儉奉公、潔身自律,做到“居廟堂之高則心憂天下,處江湖之遠則獨善其身”。共産黨人的“清廉”追求,不是為了像封建士大夫那樣求得名垂青史,而是基于人民大衆的立場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一種工作作風,“清廉”同樣内在地體現着一切為了人民群衆的根本價值追求。這種“清廉”的工作作風,與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根本對立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嚴重偏離了黨的群衆路線。其中,享樂主義主要表現為精神懈怠、不思進取,追名逐利、貪圖享受,講究排場、玩風盛行;奢靡之風則主要表現為鋪張浪費、揮霍無度,大興土木、節慶泛濫,生活奢華、驕奢淫逸,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堕落,它們都是黨與群衆血肉聯系高強度的腐蝕劑,價值取向與一切為了人民群衆的根本價值追求也是完全相左的。我們必須大力倡導“清廉”的工作作風,将“清廉”的工作态度深深内化到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
總之,為民務實清廉是黨的群衆路線的價值追求。其中,“為民”即一切為了人民群衆最為根本,而“務實”、“清廉”則是堅持和實現“為民”的必然要求與重要保障。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通過反對和革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作風之弊”,使黨的群衆路線真正得到貫徹執行,使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真正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的自覺實踐。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李達全集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BEAT365唯一官网教授)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127/c40531-23667176.html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2012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