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實踐觀讨論陶德麟開篇談“中國夢”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3-03-29
編者按:湖北日報3月27日起開設“實踐觀讨論”專欄,開篇在頭版顯要位置發表了首批荊楚社科名家、我校資深教授陶德麟的文章,倡導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湖北日報評論員文章指出,陶先生是我國著名哲學家,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強調和倡導,體現了他作為一名學術大家的深度思考和學術自覺。本網特全文轉發陶德麟文章,以飨讀者。
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
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作者:陶德麟
【提要】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精髓,它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和發展的動力是實踐活動;人類社會的“問題”都是在實踐中發生的,解決“問題”也隻能通過實踐;隻有實踐才能檢驗真理。中國道路是中國人在解決中國問題的過程中自己“走”出來的,是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的具體實際不斷結合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踐行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過程。要立足中國實踐,實幹興邦,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中國夢正在激勵着中國各族人民開啟史無前例的偉大長征。
中國夢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夢。這個夢不是虛幻不實的空想,不在遙不可及的彼岸,而是必定能夠實現的理想。其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我們找到了實現這一理想的正确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概括的,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經過中華民族從5000多年前到近30多年來的探索和總結中一步一步地走出來的。這裡的決定性的事件,就是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救國救民的真理。
鴉片戰争以來,偉大的中華民族在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侵略下陷入了血淚斑斑的苦難深淵,救亡圖存的任務迫在眉睫。先進的中國人曆盡千辛萬苦向西方尋來的各種資産階級理論和方案,到了中國都一一破産。在長夜漫漫的困境中,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建立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産黨,“路在何方”的難題才有了正确的答案,中國的命運才發生了根本改變。經過28年的奮鬥,我們建立了新中國;又經過60多年的奮鬥,中國才取得了今天這樣舉世矚目的成就,成了巋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任何人也否認不了的事實。
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這麼“靈驗”?就因為它是科學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也産生于西方,但它不是地域性的理論而是世界性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産生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它批判地吸取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優秀成果而又突破了他們的局限性,形成了嶄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根本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它的根本精髓,就是馬克思創立的科學的實踐觀。這一實踐觀揭示的道理主要是:(1)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和發展的動力是以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産為根本的實踐活動。社會發展規律的“秘密”隻能到實踐中去探求,而不應當與此相反。(2)人類社會的一切“問題”都是在實踐中發生的,解決這些問題也隻能通過“變革的實踐”,而不能停留于“解釋世界”。(3)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隻有實踐才能檢驗,離開實踐的争論是“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馬克思以前的社會曆史理論浩如煙海,體系如林,有些理論也包含着局部的真理甚至頗為深刻的真理,但究竟如何理解社會,如何創造曆史,如何看待人類的前景,仍然是“斯芬克斯之謎”,沒有人能揭穿“謎底”,總的說仍然是一筆糊塗賬。馬克思的理論一出,就提供了一把開啟“暗箱”的鑰匙,使人們如撥雲霧而見青天。當然,不同的人們由于種種原因,并非都能理解和接受馬克思主義,但這是另一個問題;馬克思主義至今仍然占據着人類思維的制高點,卻是客觀事實。
建立在科學實踐觀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普遍規律的反映,它不可能直接對各個不同國家、民族、地區的千差萬别的特殊情況和特殊問題提供現成的答案,而隻可能提供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告誡人們,他們的理論隻是行動的指南而不是教條。把馬克思主義當成包醫百病的處方,不問具體情況照抄照搬馬克思主義著作的詞句,恰恰違背了馬克思主義,首先是違背了它的實踐觀。中國有中國的特殊情況和特殊問題。要解決中國的問題,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不行,不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正确地結合起來也不行。中國道路是中國人自己“走”出來的,是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的具體實際(包括中國的曆史傳統和中國所處的時代條件和國際環境)不斷結合的過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踐行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過程。要把中國道路走好,就得嚴格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在各項工作中把它落到實處。
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要做到幾點:第一,要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别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曆史經驗,吃透精神,掌握實質,用來武裝頭腦,提高思維水平,反對沒有理論指導的目光短淺的經驗主義。第二,要下硬功夫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走群衆路線,獲取第一手材料,在全面準确地占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概括,做出符合實際的判斷,審時度勢,提出有全局眼光和長遠眼光而又切實可行的處理方案并付諸實踐,防止形式主義和誤國空談。第三,要發揚創新精神,勇于根據日新月異地發展着的實踐提出新舉措,開拓新局面,防止保守僵化。第四,要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引領下切實整頓黨風、學風和文風,反對主觀主義,反對黨八股和洋八股。第五,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的原理,不唯書,不唯上,把一切判斷和措施都交給人民群衆的實踐去檢驗,正确的就堅持,錯誤的就改正。
隻要我們始終不懈地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樹立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中國精神的鼓舞下戰勝征途上的任何艱難險阻,穩步地達到我們的目的,使“中國夢”夢想成真。
(作者系首批荊楚社科名家、BEAT365唯一官网資深教授)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30327/hbrb2003266.html
(稿件來源:《湖北日報》2013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