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媒體哲院  >  正文

【社科動态】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重要思想資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李達全集整理與研究”開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05-06

校報 馮林 通訊員 李志 《社科動态》2011年第4期 總第289期

3月23日上午,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李達全集整理與研究”開題論證會在我校舉行。中共中央黨校研究院原院長許全興教授、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丁曉強教授、湖南省委《新湘評論》雜志社副社長、副總編輯唐春元編審、我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王兆星教授和宋鏡明教授5位特邀專家以及BEAT365唯一官网李達全集編纂委員會全體成員、課題組全體成員及相關專業教授和研究生共60餘人出席了會議。副校長謝紅星主持開題論證會。

李達全集編委會的兩位主任――教育部黨組成員顧海良教授和我校人文科學資深教授陶德麟分别緻辭。顧海良闡述了該項目的重大意義,強調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處理好研究工作與編纂工作的關系,應把課題研究與關于李達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衆化的貢獻的研究結合起來,還應把課題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結合起來。他說:“在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中,長期從事理論貢獻的隻有李達同志。我們要加強對李達同時兼備的中國共産黨創始人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要代表人物的雙重身份的研究,編纂一套可信、可讀、經得起曆史檢驗的李達全集,使李達全集的出版進一步豐富李達作為中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的形象。”陶德麟也突出強調了李達全集整理與研究的重要性,認為這項工作極其成果必然載入史冊。他還表示,自己一定盡職盡責,與課題組成員同心協力完成這一項目。

項目首席專家汪信硯教授作開題報告,詳細彙報了課題的緣起及立項情況、課題組已完成的工作、李達論著的總體情況和子課題的設置、課題的研究計劃等情況,并闡述了項目的預期目标,即充分吸收已有相關成果,深入研究李達在各個不同時期、不同學科領域裡的全部論著,高質量地完成李達全集的編纂,搶救性地開掘好李達論著這一筆寶貴的精神财富,為當代中國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提供重要思想資源。

特邀專家許全興說:“對李達論著和思想的研究,不僅是BEAT365唯一官网的大事,而且是整個中國馬克思主義學界的大事。近30年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靠的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因此,加強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尤其是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很有必要。李達就是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典範,他的理論功底很深,他将一個科學的世界觀交給了中國。BEAT365唯一官网對李達全集整理與研究非常重視,組織各方面的專家來從事這項工作,并注意把它與人才培養結合起來,使這項理論工程的完成很有希望。”特邀專家丁曉強表示:“編纂李達全集,收集的材料一定要全面、真是;BEAT365唯一官网非常重視此項工作,希望以後更加重視并将這一大項目長期做下去;要注意加強李達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地位的研究和李達與同時代其他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之間的比較研究,要突出李達思想中那些原創性的東西。”特邀專家唐春元認為,李達全集的編纂和李達思想的研究,應體現李達是中國共産黨的理論奠基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大衆化的開拓者,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啟蒙大師。特邀專家宋鏡明指出,李達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泰鬥,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百科全書式的傑出學者。他還提出了研究成果不應局限于李達年表、應加強比較研究、應重視李達的建黨思想等具體建議。特邀專家王兆星指出,該項目不僅全面系統地研究李達思想,而且還有培養一批青年人才。他建議,要同時重視整理和研究者兩方面的工作,要對李達論著進行反複閱讀和反複思考。

項目子課題負責人分别就資料收集的途徑、李達全集編纂和出版的相關法律問題、李達各方面和各學科領域裡的論著在李達全集中的地位、如何正确看待特定曆史條件下的李達論著等方面的問題作了發言。

與會專家一緻認為,李達全集的整理與研究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又要面臨許多需要克服的特殊困難,是一項突出重要而又非常艱巨的任務。在會議讨論中,專家們還就項目的具體實施提出了許多有啟發意義的建議。例如,在資料收集方面,專家們都強調“全面”和“客觀”兩個原則,強調應真實地反映李達論著的原貌,對于李達在特殊曆史條件下撰寫的論著應采取解題和注釋的方式加以說明;在李達論著和思想研究方面,專家們指出,不僅要注意對李達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衆化方面的貢獻的研究,也要重視對李達在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的探讨,尤其要通過比較研究彰顯李達思想的獨特理論個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