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之四:讓馬克思主義給中國帶來更多福音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05-10
作者:馮林 BEAT365唯一官网新聞網http://news.whu.edu.cn/NewsRead.php?NewsId=12196
1966年,李達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夏季。這一年他76歲。他病情已危重,但仍被強迫參加大小批鬥會。8月上旬,他幾次請求去醫院治療,都未被準許。
8月24日,這位1953年2月23日從湖南大學校長任上調任BEAT365唯一官网的紅色校長,受迫害緻死。他囑咐妻子石曼華,如他死去,轉告他的學術助手陶德麟同志,希望他們一定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綱》下卷編出來,上卷改好,幫他完成毛主席交付的任務。
他為何如此看重馬克思主義?如此看重毛主席交付的任務?如此看重陶德麟?
李達一生的命運始終與中國革命運動和建設事業、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緊密相連。而正是因為與馬克思主義的曆史性相遇,改變了中國人的命運。
日本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主渠道之一。五四運動時期,在日本學習的他就開始進行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積極緻力于系統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當時就職武大的李漢俊也是早期把馬克思主義引入中國的重要人物。1922年初,李漢俊來到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任教。1927年,李達應李漢俊的邀請來到武昌中山大學任教。解放後李達再次來到武漢,成為武大曆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
1921年7月的一天,上海法租界博文女校的一間普通宿舍裡,兩位湖南籍年輕人終于謀面了。他們興奮地談論着馬克思主義、即将誕生的中國共産黨和中國的時局與未來。他們是毛澤東和李達。從那時起,這兩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實踐者開始了長達40多年交往,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1936年8月14日,毛澤東早年的好友、聞名一時的“文化書社”經理易禮容突然收到毛澤東的來信,問:“李鶴鳴、王會悟夫婦與兄尚有聯系否?我讀了李之譯著,甚表同情,有便乞為緻意。”信中的李之譯著,就是李達、雷仲堅合譯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
延安時期,毛澤東撰寫了《實踐論》《矛盾論》這兩篇光輝哲學著作,從理論上總結了中國革命的實踐經驗,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從而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巨人。但是,這兩篇哲學名著的寫成也浸透着另一位哲學巨人――李達的功勞,正是李達的哲學著作為毛澤東的理論創造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其中尤以《辯證法唯物論教程》和《社會學大綱》影響最大。
1936年11月,毛澤東得到了這本書的第三版。《辯證法唯物論教程》是毛澤東批注文字最多的哲學著作。毛澤東在要求黨的高級幹部學習理論著作時,把“李譯《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第六章‘唯物辯證法與形式論理學’”指定為六種必讀材料之一。
《社會學大綱》是李達傾心寫作的一部哲學名著。1937年5月,該書由上海筆耕堂書店出版後,李達立即将此書寄給了毛澤東。毛澤東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讀了多遍,并作了很多批注,合計約3500字。毛澤東說:“李達同志給我寄了一本《社會學大綱》,我已經看了十遍。我寫信讓他再寄十本來,你們也可以看看。”
(李達與學生交流)
李達對毛澤東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而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的本土化最勇敢也是最成功的實踐家和理論家。
這種将異國理論本土化的趨向,從一開始就在李達的身上顯現出來。李達以毫不動搖、始終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立場,勤于思考、勇于批判的創新精神,敢于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崇高風範,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久前,由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汪信硯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李達全集整理與研究”開題,對李達的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史學、教育學、法學等著述進行全面整理與研究。最終成果将包括15卷750萬字的《李達全集》,以及專題研究論集《李達論著與思想研究》。由陶德麟等擔任叢書編委會主任。
(李達與陶德麟在青島)
“要倍加珍惜李達同志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産。”擔任過李達學術助手長達13年的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陶德麟說。“通過組建學術團隊、傳承學脈,以陶德麟等為代表,李達精神及其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範式,已經在BEAT365唯一官网乃至中國理論界得以發揚光大。”汪信硯說。
哲學家校長李達敢于堅持真理,與毛主席讨論“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産”時曾争吵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當林彪拼命鼓吹“頂峰論”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頂峰時,他堅決反對。李達也因此成為新中國理論界為堅持真理而獻身的楷模。
陶德麟是李達親手選定的學術助手和秘書,《唯物辯證法大綱》的主編是李達,但執筆人是陶德麟。李達開創了武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陶德麟将這一學科優勢傳承并發展,但他始終把自己看作是李達的學生和哲學的探索者。在李達去世26年後的1992年,陶德麟也擔任了武大校長,他以哲學家的大智慧緻力于打造“和諧武大”,讓武大停止折騰,重新步入發展的軌道。
2010年10月31日。陶德麟80華誕。
國内哲學界、理論界名流齊聚武大,共同為這一當代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理論家、教育家祝壽,探讨其哲學思想和理論貢獻。陶德麟被學界譽為“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最前沿、最有影響力的前輩學人之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現代化和大衆化,在真理标準大讨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理論貢獻。教育部部長、哲學家袁貴仁在賀信中贊揚他“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曆經磨難而矢志不渝”。
作為李達的“哲學傳人”,陶德麟讓武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在李達開創的基礎上不僅薪盡火傳,而且不斷創新。
在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傳統已然形成。
它追求“愛智求真與憂國憂民的統一”。
李達研究專家、beat365体育官网教授李維武認為:“提出‘馬克思學說與中國’論題、探讨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的特殊性、建立普遍與特殊之統一的理論、對馬克思主義大衆化的可貴探索,李達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索中留下的這些思想足迹,不僅屬于曆史,而且啟迪今人。總結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貢獻,推進今天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與大衆化,正是對這位中國馬克思主義先驅者的最好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