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媒體哲院  >  正文

【黨員生活】李達和毛澤東的哲學交往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05-17

稿件來源:《黨員生活》2011年第四期 作者:謝紅星 梅雪

李達是中共一大代表,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他在長期哲學生涯中,與毛澤東結下了不解之緣,演繹出一段共同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的傳奇佳話。

1936年8月14日,易禮容,這位毛澤東早年的好友,聞名一時的文化書社經理,突然收到毛澤東的來信:“李鶴鳴、王會悟夫婦與兄尚有聯系否?我讀了李之譯著,甚表同情,有便乞為緻意。”這裡所說的“李之譯著”,就是李達、雷仲堅合譯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

延安時期,毛澤東所撰寫的《實踐論》、《矛盾論》兩篇哲學著作,就浸透着李達的功勞。正是李達的著作,為毛澤東的理論創造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其中,尤以《辯證法唯物論教程》和《社會學大綱》影響最大。

1931年出版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是蘇聯一部很有影響的著作。李達認為它是“現階段對辯證法唯物論的系統說明”,即與學生雷仲堅夜以繼日地翻譯。1932年9月,上海筆耕堂書店出版了該書。

1936年11月,毛澤東得到了這本書(第三版)。延安時期,毛澤東利用難得的空閑,如饑似渴地閱讀當時能得到的理論著作,特别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批閱較多的哲學著作有十幾種,其中《辯證法唯物論教程》批注最多。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他先後用毛筆、鉛筆在書眉和空白地方寫下了近1.2萬字的批注,并從頭至尾作了圈點。

《社會學大綱》是李達潛心撰寫的一部哲學名著。它系統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與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是中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教科書。1937年5月,《社會學大綱》在上海筆耕堂書店出版後,李達立即将此書寄給了毛澤東。毛澤東對這本書愛不釋手,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讀完一遍,并作了很多批注。毛澤東還向延安新哲學學會和抗大的同志們推薦這本書。他說:“我已經看了十遍。我寫信讓他再寄十本來,你們也可以看看。”

新中國成立後,按照毛澤東的囑咐,李達以主要精力從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和宣傳,向人民群衆特别是青年一代傳播普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常識。

上世紀50年代初,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先後重新發表,李達以飽滿的熱情從事“兩論”的解說工作。1951年3月1日至6月1日,《新建設》雜志分四次刊登了李達的《(實踐論)解說》。1952年7月到1953年1月,《新建設》雜志又分七次刊登了李達的《(矛盾論)解說》。

為了解說得更準确,李達沒寫完一部分,就寄給毛澤東審閱修改。毛澤東收到後,立即認真審讀并親筆修改。他還親筆緻信李達,高度贊揚說:“這個解說極好,對于用通俗的言語宣傳唯物論有很大的作用。”

在解說“兩論”過程中,李達并不拘泥于毛澤東個别詞句和觀點,而力求比較全面、準确地去闡述毛澤東思想。例如,毛澤東原來在《實踐論》中寫道:中國人民對于帝國主義的認識,“第一階段是表面的感性認識的階段,表現在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等籠統的排外主義的鬥争上”。李達在解說這一段話時,采取了實事求是的态度,隻把義和團運動算作排外主義。毛澤東在修改李達的《解說》時,肯定了他不把太平天國運動列入排外主義的觀點,在給李達複信時,特别注明:“實踐論中将太平天國放在排外主義一起說不妥,出選集時拟加修改,此處仍照原。”

建國後,毛澤東十分重視對廣大幹部群衆特别是青年學生進行通俗唯物論的宣傳,以提高他們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1951年3月27日,毛澤東緻信李達:“鶴鳴兄:這個《解說》極好,對于用通俗的言語宣傳唯物論有很大的作用。待你的第三部分寫完并發表之後,應當出一單行本,以廣流傳。關于辯證唯物論的通俗宣傳,過去做得太少,而這是廣大幹部和青年學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寫些文章。”

根據毛澤東的意見,1951年7月,1953年7月,《(實踐論)解說》和《(矛盾論)解說》兩個單行本出版發行。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好評。

1954年冬,黨中央發動了對胡适思想的批判。12月20日,李達把他寫的《胡适政治思想批判》和《胡适思想批判》兩文呈請毛澤東審閱。12月28日,毛澤東給李達回信說:“兩篇文章,收到看過了,覺得很好。特别是政治思想一篇,對讀者幫助更大。”在這封信中,毛澤東再次就宣傳通俗哲學問題對李達提出希望:“你的文章通俗易懂,這是很好的。再寫文章時,建議對一些哲學的基本概念,利用适當的場合,加以說明,使一般幹部能夠看懂。要利用這個機會,使成百萬的不懂哲學的黨内外幹部懂得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

李達沒有辜負毛澤東的殷切期望,在通俗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方面,花費大量精力,除了寫書、寫小冊子外,他還熱情支持報刊上的理論宣傳,寫稿時盡量按照辦刊的要求,短小精悍,不搞長篇大論。

1985年,正值“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高潮,BEAT365唯一官网學生到鄂城縣進行社會調查時,發現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産”等标語。9月11日,毛澤東來武漢視察,李達匆匆趕到東湖客舍,來不及歇口氣,便問這樣的口号通不通。毛澤東沒有正面回答,隻是說這個口号有兩重性。于是,李達和毛澤東有了一次面對面的思想交鋒。他說:“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是無限大的。現在人的膽子太大了,潤之,你不要火上澆油,你腦子發熱,達到39度高燒,下面就會發燒到40度、41度、42度,這樣中國人民就要遭受大災大難,你承認不承認?”

争論持續了一段時間,見天色已晚,毛澤東叫人準備飯菜,李大執意要走。送走李達後,毛澤東對身邊人說:“今天我們兩個老家夥很不冷靜。我肝火大,差點和李達幹起來。我現在在認識論上發生了問題,離開客觀走向主觀唯心主義。今天我和李達的争論,我是錯誤的。”他接着說:“孔子說過,六十而耳順,我今年六十三,但不耳順。聽了鶴鳴兄的話很逆耳,這是我的過錯”,并強調說:“李達是黨内的魯迅,他什麼時候來見我,都可以,不要阻攔!”

1961年夏,李達因病到廬山休養。當時,毛澤東正在廬山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得知李達在廬山後,特地把他接到自己的住處,促膝長談。李達長期患病,面黃肌瘦。毛澤東見狀關切地詢問李達的身體狀況,告訴他工作休息要兩不誤。李達沒有過多地談自己的身體,而是不斷地同毛澤東探讨一些哲學理論上的問題。比如,形式邏輯的推理問題。李達原來主張形式的正确和内容的真實必須完全一緻。毛澤東說:“形式邏輯,顧名思義,就是隻管形式,如果從錯誤的前提,推出錯誤的結論,在形式上也可以是正确的。”李達當即接受了毛澤東的意見。

談話中,毛澤東又一次提到李達的《社會學大綱》。毛澤東說,那本書是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列主義哲學教科書,我看了十遍,作了許多眉批,可惜後來在行軍途中丢失了。還說:“這本書當時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也還有意義,應該修改一下重新出版。”李達非常遺憾地說:“自己精力有些不濟,手顫得厲害,怕不行了。”毛澤東說:“你們武大不是有哲學系嗎?可以找幾個得力的助手幫你搞,你指導嘛!”李達愉快地接受了毛澤東的建議。

回到BEAT365唯一官网後,李達立即着手組建毛澤東思想研究室。對于他的早年著作《社會學大綱》,他認為,此書寫作于20多年前,由于時代條件的局限,沒有把新的科學成果概括進去,沒有反映中國革命的豐富經驗,沒有反映毛澤東對馬列主義哲學的貢獻和發展。因此,他決心對全書重新改寫,寫成一部新的哲學教科書――《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綱》。為了不辜負毛澤東的期望和重托,李達拼命工作,别人勸他休息,他從不聽從。他還賦詩自勉:此身莫向溝中殒,猶上文壇作老軍。

1965年下半年,《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綱》前半部《唯物辯證法大綱》脫稿了。李達十分興奮,印了少量稿本,立即送給毛澤東。毛澤東認真審閱了該書,并作了許多重要批語。如:“辯證法的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其他範疇如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聯系、發展等等,都可以在核心規律中予以說明。例如什麼叫本質,隻能說本質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如此類推。”他的對立統一規律指導說明規律和範疇的思想,在延安時期的讀書批注中已有突出的表現,這裡把他的這個思想明确上升到理論原則的高度提出來了。

毛澤東的親切關懷和具體指導,極大鼓舞了李達。他立即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對《唯物辯證法大綱》作了精心修改。接着,又投入到《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綱》下半部――《曆史唯物論》的編寫工作之中。然而,驟然降臨的“文化大革命”,使李達的美好願望變成了終身遺憾!

(作者謝紅星系BEAT365唯一官网副校長、研究員;梅雪系省政協社法委辦公室主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