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陶德麟:“李達校長是我的恩師和引路人”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11-12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您最早接觸到哲學是什麼時候?怎麼會想到把哲學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的?
陶德麟:我中學時最喜歡的是文學和自然科學,并沒有打算一輩子搞哲學。國文課上的先秦諸子關于人性問題的文章應該算是我最早接觸到的哲學思想。讀高三的時候,我與同學組織讀書會,讀了艾思奇的《大衆哲學》、胡繩的《思想方法論》和BEAT365唯一官网地下黨秘密油印的毛澤東的《唯物辯證法提綱》等書籍,開始接觸到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常識。
長江商報:您在武大念的是經濟學,後來怎麼會走上哲學道路的?
陶德麟:李達先生在這個問題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953年我臨近畢業時,來BEAT365唯一官网當校長沒多久的李達先生為全校教師辦了馬克思主義夜大學,親自講課,需要一個學術助手,當時我已經學習了他的《社會學大綱》和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有了一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知識,李達專門找我長談,鼓勵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畢業後留校任教。這樣,我就擔任了李達先生的學術助手,一幹就是13年。
李達校長是我的恩師和引路人。
長江商報:您25歲時公開發表文章批評蘇聯的哲學權威著作《簡明哲學詞典》對同一性的解釋,現在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冒失?
陶德麟: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那時候,像羅森塔爾和尤金這樣的蘇聯院士是龐然大物,不好批評的。我不知道深淺,就批評了他們。我還真得感謝《哲學研究》編輯部,他們支持了一個毫無名氣的年輕人對權威哲學家的批評。
長江商報:這麼多年從事哲學研究,您覺得哲學在現實中具有怎樣的意義?
陶德麟: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的軟實力。哲學是文化的靈魂和脊梁。要振興中華就要重視哲學。沒有哲學思想的民族,不可能在世界文明大道上留下偉大的足迹。
哲學是抽象程度最高的理論,好像是高懸在天空中的東西,很容易被人認為“無用”,但其實哲學的土壤還是人們的實際生活,它是普照生活的陽光,無處不在。即使連哲學這兩個字都不知道的人,其實也離不開哲學的指導。
馬克思主義哲學至今仍然是最先進的哲學,但必須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才能成為現代中國人自己的哲學。
長江商報:對學哲學的年輕人,您有怎樣的提醒和建議?
陶德麟:張載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我們中國哲學家的優秀傳統。我并不認為真有為萬世開太平的哲學,但哲學家不能沒有這種胸襟和情懷。愛智求真要與憂國憂民統一起來。
現在很多年輕人很有才華,真令人高興。但有些年輕人故意把文章寫得艱深難懂,好像“用漢字寫的洋文”,我認為這是個毛病。要力求用精确而明晰的語言講清複雜的哲學道理,而不要以艱深的文字裝點淺陋的思想。
哲學非常重要,但也不是萬能的,學哲學要有所為,還必須跟實際結合,甚至跟技能結合,哲學家千萬不要以“通天教主”自命,更不要對科學指手畫腳。要做科學的朋友,從科學中吸取營養。
本報記者 劉丹 實習生 何琛琛
原載10月30日《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