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媒體哲院  >  正文

彭富春教授接受BEAT365唯一官网珞珈之聲訪談——和哲學教授談人生與世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1-11-22

于方舟(以下簡稱于):各位聽衆朋友們大家好,這次我們珞珈訪談請到的客人是彭富春老師。彭老師您好:

彭老師(以下簡稱彭):你好,大家好。

于:老師,兩會剛剛過去不久,這次您有什麼提議呢?

彭:我這次主要提了一個關于國學教育的問題。

于:能給我們具體講講嗎?

彭:我的基本觀點是這樣的,我們應該學習國學。但是,要區分精華和糟粕,不能把糟粕的東西當成精華,也不能把精華的東西當成糟粕,其中我特别批評了我們幼兒園背誦《三字經》和《弟子規》。

于:為什麼要批評這個呢?

彭:因為《三字經》和《弟子規》是傳統的蒙學讀物,當然影響很長遠,但是它不是儒家的經典,隻是啟蒙讀物,而且裡面有很多封建糟粕的東西。它們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三綱五常,尤其是《弟子規》,它宣揚的實際上是一種奴才文化。我認為,新世紀我們培養新一代人,如果不用民主科學的觀念,不用人格獨立的觀念,而是用一種培養奴才的觀念去培養他們,那将是非常令人憂慮的事情。我講完之後馬上就引起了很多的讨論,批評我的人很多,還有寫威脅的匿名信的也有,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學者應該堅持真理。

于:那包括您之前的很多提議,像“學校應該加強心理教育”,“還有“在中小學開設書法課程”,很多都是針對學生的,是不是您被身邊的一些現象觸動之後提出這樣一些建議呢?

彭:當然,我作為一個人大代表,但首先還是一個教師,我關心國家大事和社會大事的時候,肯定是要從自己的專業、從自己的職業出發,因此我關注的重點就是教育、文化、社會問題。關于心理健康問題,是因為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教的本科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當中,有這樣的問題,而且有些我覺得很嚴重。

于:有沒有什麼例子呢?

彭:比如說有時候我會接到很多很多的電話,有些人有心理問題他就會不斷地打電話找我,有的人還寫很長很長的信,就是傾述他内心一些痛苦的東西,需要老師幫他解決。後來我仔細分析了一些,這些問題有些是求學當中的問題,比如說他覺得求學的壓力很大,他的學業不能完成,那麼我作為一個教授我覺得還是很有責任的;那麼另外還有很多是家庭問題,他的家庭有很多的危機給他帶來的一些壓力;當然還有一些情感方面的問題,所以我作為人大代表就提了這麼一個建議案。這個建議案影響很大,因為我提了建議案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光明日報、人民日報都刊登了,然後很快出現了馬加爵事件,在這點上我甚至可以說我先知先覺。後來這個事情應該說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學校開設了心理課程,成立了心理咨詢組織,也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評估。應該說這個建議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于:那關于開設書法課程方面呢?

彭:這個其實是這樣的,包括我批評幼兒園讀《三字經》、《弟子規》,有人說我反國學,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實際上是主張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