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媒體哲院  >  正文

緬懷先驅風範 弘揚李達精神——紀念李達誕辰120周年座談會發言摘登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0-12-17

顧海良:

今年10月2日是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傑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也是偉大的教育家李達老校長誕辰120周年。對于李達老校長的評價,我自己認為有三點是當之無愧的:

第一,李達老校長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傳播者之一,他也是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之一,為早期黨的創建和活動作出了重大貢獻。現在回顧李達老校長的生平,實際上他在中國共産黨成立之前,甚至在五四運動之前,已經開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在中國的傳播。特别是在日本留學期間,他是早期傳播者中第一個比較系統地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當時受十月革命和列甯主義思想影響,李達作為第一人比較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社會理論,在把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的過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也是中國共産黨重要的創始人之一,這在我們黨史研究中可以看出來,在中共“一大”以及這之前,李達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包括在建黨的時候李達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黨史研究中大量的資料可以說明這點。

第二,李達也是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時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現在看來這對于我們現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特别意義。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的問題,回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李達老校長在這三個方面都作出了他的貢獻。這個不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而且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李達在這方面的貢獻也是巨大的。他早期留下的一些著作,實際上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作出了很大貢獻。李達寫的所有的宣傳和闡述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宗旨非常清楚,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第一就是“要解決中國問題,要和中國的實際結合起來”,盡管“中國化”的問題沒有提出來,但是指向非常明确;另外一個就是他的著作不是放在書齋裡面成為學者讨論的論著,而是希望寫得讓廣大人民群衆都能讀懂。這個大衆化裡面非常根本的講到了牢牢地結合中國的實際,我們現在讀到的很多的著作裡面舉的例子談的問題很多都是中國的問題,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他在中國化和大衆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殊貢獻。李達老校長在中國幾十年的社會發展不同時期,根據時代變化,提出了一些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他着重解決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怎麼樣能實現民族獨立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包括過渡時期和建設時期,我們更多地看到在建設時期李達同志對于其中一些重大問題的思考。我們也看到李達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的過程中,一貫堅持馬克思主義學風,一貫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和觀點來解決現實問題。特别值得我們紀念的是李達能夠堅持真理,隻要認準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道理,隻要認準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科學道理,他都堅持不懈地堅持。

第三,李達老校長也是偉大的教育家,在新中國成立後,特别是在任BEAT365唯一官网校長的13年間,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作為一個教育家,能夠領導一所大學,進行教育變革,體現了他的魄力。毛澤東同志也很懷念李達,他可能在與李達的争論中也能感到李達話語中的真理性。當時,李達老校長堅決反對把武大辦成一個階級鬥争和社會實踐性的大學。他身體力行,創建了符合新中國教育發展需要的哲學學科。現在回顧起來,BEAT365唯一官网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很長時間,能夠保持在全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領先地位,和李達的努力以及他留下的思想有着直接的關系。

這三個方面足以使我們感到李達老校長的偉大之處,老校長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在對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對中國共産黨的思想理論發展以及對中國高等教育特别是BEAT365唯一官网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值得我們永遠懷念的。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夠深刻懷念我們的老校長,以老校長治學治校、理論創新的精神來推進BEAT365唯一官网今天的發展,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

陶德麟:

20年前,經黨中央批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了紀念李達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黨史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胡喬木同志作了題為《深切地悼念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李達同志》的講話。他說:“李達同志是我們黨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家、理論家、著作家,他是多方面的學者。李達同志是中國共産黨的發起人之一,也是我們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李達同志從他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開始,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奮鬥到最後一息。我想,在我們黨的曆史上,還很少有像李達同志這樣勤奮,這樣富有卓越成就,這樣在任何困難危險的環境下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家、教育家,這樣堅定勇敢而不斷追求進步,力求達到當代最高水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戰士。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界完全有理由以有李達同志這樣一位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以來,就以全部身心投入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奮鬥,數十年如一日的前驅和榜樣而自豪。”喬木同志的題詞是:“堅持真理,不屈不撓。身體力行,萬世師表。”我認為喬木同志的評價非常中肯。我們BEAT365唯一官网有這樣一位傑出人物擔任校長長達13年半之久,是我們的幸運和光榮。他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産是精神财富,其中對我們今天最有價值的是以下三點:

一,以科學态度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他畢生全力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用馬克思學說改造中國”,就是探索馬克思主義的“一般法則”在中國的“特殊姿态”。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李達同志敬佩毛澤東同志,晚年還努力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就是因為他認為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傑出的代表。但他從不把毛澤東當做神來崇拜,從不認可所謂“洞察一切”,“句句是真理”的非科學的說法。對他認為不正确的東西,他可以當面對毛澤東同志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确态度是一要堅持,二要發展。對毛澤東思想也必須這樣。在林彪鼓吹的“頂峰論”甚嚣塵上的時候,他敢于挺身而出公開反對,不惜以身殉道。

二,無私無畏地堅持真理精神。五十七年前,李達同志第一次約我談話時就對我說過,他青年時期之所以選擇馬克思主義,就是因為他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救國救民的真理。一個服膺馬克思主義的人就要有堅持真理的品格,不能隻是“為稻粱謀”,不能“牆頭一棵草,風吹兩邊倒”,不能“像小販一樣,天晴就擺攤子,下雨就收攤子”。李達同志堅持真理的精神始終如一。這當然不是說他不犯錯誤,而是說他絕不為了個人的得失安危去遷就附和那些他明知其為錯誤的東西。他一生的奮鬥經曆就是最好的诠釋。他任武大校長期間,有一段時間“左”的錯誤幾乎成了全國性的潮流,他雖然不可能扭轉大的局面,但他一直在做各種抗争。例如:1957年的反右擴大化,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1959年的“反右傾機會主義”,1964年以後的“大批判”,1965年的“頂峰論”,他都認為是違反客觀規律的嚴重錯誤,毫不含糊地抵制和反對。他在“文革”初期受迫害緻死的遭遇是悲壯的,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曆史。

三、尊重學術、求賢若渴,愛護青年、提攜後學的精神。李達同志有一個非常明确的理念:要辦好一所大學,首要的事情就是要不遺餘力地老老實實地提高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沒有别的捷徑可走。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每個學科都得有幾名教授。尊重人才,延攬人才,培養人才,營造人才成長的環境,讓大家心無旁骛地做學問,教書育人。學校的一切黨政工作都要為這個中心服務。這一點,今天大家聽了也許感到平淡無奇,可是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潮流”席卷而來的情況下,堅持這樣的理念談何容易!李達同志為此不知道做了多少艱巨的鬥争,在他力所能及的限度内培養和保護了多少人才。“文革”初期工作組專門印發李達“三反言論”材料,恰好成了李達同志堅持正确辦學理念的鐵證。這裡面的教訓,應該說也是我們今後辦好武大的一份寶貴财富。

劉綱紀:

紀念李達同志誕辰120周年,我有種感覺:高山仰止。他對于我個人的成長有很多的關切和關愛,所以我很懷念他。《人民日報》10月5日發表了紀念李達誕辰120周年的文章,是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名義發表的。裡面表達的意思我覺得是希望我們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學習李達同志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精神。我始終認為堅持馬克思主義是關系到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根本性問題。馬克思主義在很多方面有着貢獻,我認為最重要的貢獻是把人類曆史的發展變成了科學。如果沒有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沒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不可能認識到中國和世界發展的關系,就不可能有中國革命的勝利。我們紀念李達同志誕辰120周年,最主要的是學習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和精神。

首先,李達同志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之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的理論先驅。在馬克思主義傳播過程中李達同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1918年,他提出“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1919年發表了《什麼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目的》等文章,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傳播史上李達同志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第二點,要學習李達同志忠誠于馬克思主義,不屈不撓、戰鬥不止的精神,他把馬克思主義變成自己的思想信念。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但是我們要密切注意培養新一代馬克思主義者。我們既要承認思想的多元狀态,同時也要保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就要求培養出一批馬克思主義者,他們不但要懂得馬克思主義,還要懂得西方各種思想流派,他們要能夠證明隻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西方各種思想流派的問題才能得到正确地解決。

第三點,李達同志在建立馬克思主義教育觀、教育學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思想,現在看來對我們辦好中國教育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在武大曆史上,李達同志出任校長使得武大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真正實現了以馬克思主義來辦學。李達同志的教育思想是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從中國來講我們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從世界來講我們要培養未來和諧世界的建設者,傳承中國偉大的傳統文化,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隻有這樣才能辦好我們的大學。

宋鏡明:

在創建中國共産黨的過程中,李達同志和其他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一樣,着重緻力于科學社會主義和唯物史觀的傳播。他一直站在理論鬥争的最前列,發揮核心作用和骨幹作用。他為建立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産黨作出了傑出的理論貢獻,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準備。例如1921年5月,李達同志發表了長達13000多字的《讨論社會主義并質梁任公》的論文,這是一篇批駁假社會主義最有分量的戰鬥檄文,也是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最具代表性和綱領性的文章。李達同志對假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作了全面系統的清算,宣傳和捍衛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革命的原理。在這場大争論中,李達同志最早參戰,發揮了先鋒骨幹作用和核心作用,是馬克思主義一方的主要代表。從1920年起,當時的早期馬克思主義者,以《新青年》和《共産黨》月刊為主要陣地,展開了對無政府主義的批判。李達同志是馬克思主義一方的主要代表之一。李達同志對無政府主義的批判,系統深刻并擊中要害。這場論争的勝利對于即将建立的中國共産黨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

紀念李達同志,緬懷他的偉大曆史功績,我們就要學習、繼承和弘揚他“忠實于主義”、“始終為共産主義而戰”的偉大精神,始終不渝地堅持、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衆化,大力提升武大在國家重點大學中的地位,早日把武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的大學。

徐正榜:

李達同志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武大的傑出校長,為什麼最後會有如此悲慘的命運,這是武大的校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一般的人我們說蓋棺定論,而李達校長到今天為止蓋棺有三論:一是李達于1966年8月24日病逝,即自然死亡;二是含冤去世;三是迫害緻死。我們認為從學校檔案館所存儲的檔案來看,李達校長是完完全全地被迫害緻死。我們檔案館有關于對李達進行監視的所有日常活動的詳細記錄。李達是因為胃大出血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治療,反而在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還對其進行批鬥,最終被迫害緻死的。

李達同志在1961年5月的講話中說到:“我這8年來放的第一炮,8年來第一次做校長的工作。”李達是以民主黨派人士的身份參加武大的工作的,是在1955年9月才由李維漢同志公開其共産黨員身份。在1964年BEAT365唯一官网召開第4次黨代會的時候,李達的選票倒數第三。這時的李達,在黨内是屬于極端的少數派。而在廣大人民群衆特别是老師和老教授之中,李達的名望是相當高的。

我們以李達曾經作為BEAT365唯一官网的一名校長而感到光榮,但所要進行的李達的研究任務還很艱巨,甚至還要擔風險,我們手頭的資料也還要繼續去搜集。

汪信硯:

李達先生是一位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這雙重身份在李達先生身上是内在統一的。可以說,正因為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以他才成其為一位傑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并不斷發展中國形态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于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命題,我們有必要作狹義與廣義的區分。狹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形式到内容都變成中國的東西,也就是創造出像毛澤東哲學那樣的中國形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而廣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則是一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範式,是指以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并不斷發展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中心任務、理論目标和評價标準。顯然,廣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包含着狹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而狹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隻是廣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最終目标或結果。李達先生雖然沒有創造出像毛澤東哲學那樣的中國形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但他無疑是廣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一位傑出代表,并由此也為狹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為毛澤東哲學的理論創造作出了重要貢獻。

謝紅星:

建國初期,李達主張要辦出武大的水平。他說過我們要不斷地努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世界前列。他主要強調師資隊伍的建設。BEAT365唯一官网的許多專業,許多學科,特别是哲學學科,他都有很大的貢獻。他當時提出“以老帶新”的培養方式,并親自實踐。但他這種做法最後卻成了他遭批鬥的“證據”,說他是在搞拉幫結派。

他當時還要求要“勤儉辦學”,不能浪費,要精簡會議,削減行政開銷用于辦學。他還說對于辦大學這種事情要“樹雄心,立大志”,要勇攀科學的高峰,鼓足幹勁,力争在國家今後的科學發展中做出重大的貢獻。

在學術上李達老校長提倡“百花齊放,百家争鳴”。他說每個人的見解裡面都包含一些謬誤的成分,而且每個人的見解并不都是完全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争論是正常的事情,争論的過程就是向客觀真理接近的過程,争論的結果無疑是積極的。他采取了一種讨論且平等的态度,對青年教師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他提倡“獨立鑽研,大膽創造”。對我們國家當時科學探索缺乏創新、缺乏見解的一些例子進行了批評,要求BEAT365唯一官网引以為鑒。對于學生的培養,他要求學生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成為自己學科的專家。李達老校長認為獨立的思考和刻苦的鑽研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出台了《關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的意見》,并制定了一些約束學生曠課、早退等不好行為的規定。

李達老校長作為新中國成立後BEAT365唯一官网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眼光,以社會主義教育家的智慧,以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的良心和勇氣,為形成、發展和實踐BEAT365唯一官网良好的學風和校風,奠定BEAT365唯一官网在中國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以發言先後為序,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