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媒體哲院  >  正文

關注大學生就業期間的心理問題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9-03-30

全國人大代表、BEAT365唯一官网教授彭富春

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存在結構性的矛盾,因此,許多大學生都面臨就業難的困境。如果大學生沒有沒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那麼就會産生一些病态的心理問題。對此,學校和社會都應引起關注,而大學生則更要調整自己的心态。

一些大學生在求職時所具有的心理往往是急功近利、求安謀穩、依賴他人。一旦求職的目的沒有實現,他們就會産生挫折的心理感覺:不是狂躁,就是抑郁。這甚至會導緻危及自身生命的嚴重後果。

面對上述情況,大學生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就業能力和适應社會需要之外,就是要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心态。

第一、獨立。大學生不要依賴學校、家庭和社會自動地給自己提供條件優越的工作崗位,而是要憑借自身的能力和經驗來尋找職業。他們要徹底地完成精神上的“斷乳”,要用自己的雙腳走路。惟有如此,他們才能真正擁有自己美好的生活。

第二、理性。大學生往往懷有理想,對于自己和社會的期望很高。但現實卻往往是殘酷的,使他們的理想很難實現。這就要求大學生正确地認識自己和社會。隻有承認現實、認識現實并把握現實,人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大學生任何職業的理想都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

第三、信心。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成功,必須作好失敗的準備。即使失敗,也不要灰心喪氣。要懷有信心和希望,尤其是在暫時沒有希望時要充滿希望。失敗是成功之母。隻要永遠不害怕失敗,大學生的職業和人生就一定能成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