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齊勇:複興傳統節日非常必要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8-09-08
(長江網訊)武漢晚報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這是中秋出句年尾對的好對聯。傳統節日和習俗與現代化并不矛盾,兩者是很勾連的,傳統可為現代化服務。”6日,著名學者郭齊勇教授作客“名家論壇”,引經據典,興味盎然,主講“我們的節日·中秋——曆史與今天”。
現場齊誦中秋詩
在介紹中秋節由來之一嫦娥奔月時,他娓娓道來:“尚古時,十日并出,神箭手後羿射下九個太陽,為民除害,一位老道給後羿長生不老藥,他讓妻子嫦娥保管,8月15日傍晚,後羿的兩個徒弟想長生不老,要嫦娥給他們吃藥,嫦娥無奈之下吞掉藥,身子變輕後,飛升上月亮。這天嫦娥沒吃飯,後羿就在院子裡擺上茶、蛋、水果,祭祀嫦娥,慢慢演變成民間信仰,全家拜月祭祀、中秋賞月觀月吃月餅等習俗。”尤其是講到“詠歎中秋節的詩詞”時,全場數百名聽衆和郭教授一起,齊聲吟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國民需要傳統節日
從今年開始,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中秋節也正在申遺。郭教授認為,恢複傳統節日非常必要,這些節日含有中華民族的文化意蘊、文化密碼、文化符号和文化記憶。他說,傳統節日複興可調劑我們單一化、平面化的生活;有益于孝道與親情;可加強國民的文化認同;可以激勵我們的想象力、創意與探索精神。
(摘自:武漢綜合新聞網 2008-09-08 作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