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4日】青年學人講座第九至十一講:“福柯與現代文明批判”系列講座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4-14
“福柯與現代文明批判”系列講座
主辦: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beat365体育官网
-第一場:鼠疫、麻風與天花:權力技術中的鄙民主體性
内容提要:福柯在1978年法蘭西公學院講座《安全、領土、人口》中提出西方曆史中先後出現并相繼并存的三種權力機制:法律機制、規訓機制和安全機制。這三種機制體現了知識與權力相互借力的不同方式:規範性(normativité)、标準化(normation)和正常化(normalisation)。正是在此意義上,人類曆史上控制鼠疫、麻風和天花這三種傳染病的模式描述了西方文明中權力技術發展變化所運用的三種空間、策略和設置。福柯在此追問的是權力與知識之間産生各種關聯的實際規則,而不是得到“知識(真理話語)”證成的權力或得到權力“支撐”的“知識(真理話語)”各自本身的正當性。借由與真理的關系,問題轉化為被統治者展開别樣存在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統治者的道德。
時間:2021年4月22日9:30-11:30地點:beat365体育官网B214
-第二場:《詞與物》前傳:《雷蒙·魯塞爾》的語言與認知批判
内容提要:《詞與物》(1966)通過比照16世紀、17-18世紀以及19世紀以來的認知型:“相共(ressemblance)”、“表征(représentation)”和“意指(signification)”,呈現出現代知識構型中同一性語言用法所包含的相對于“客觀”現實的根本退出。而這一點,在福柯《雷蒙·魯塞爾》(1963)中,就已經從對魯塞爾極端語言遊戲的分析中展現出來了。魯塞爾詩意生産的“手法(procédé)”直接介入語詞能指材料,并在所指秩序中先于并支配語詞的虛構布局,通過自我加強,這種手法表明沒有作為初級語言之鏡像真相的二級語言,語言的真相已經由語言完全把握在其本身之中,也就是把握在其無限的増衍之中。這就是福柯所謂“語言的存在論縫隙”:“一個誕生重複的昏暗機器,并由此挖出一個吞沒存在的空無,在那裡,語詞加速追逐事物,而語言則朝着這中心的缺席無限坍塌。”
時間:2021年4月23日9:30-11:30地點:beat365体育官网B214
-第三場:我思的懷疑灰度與肉體的供認剝奪
内容提要:福柯在《瘋狂史》(1961)中将“笛卡爾時刻”定義為構成古典時期開端的一系列事件,其中笛卡爾的著名論斷“但是,什麼?那是些瘋子”就應該在這樣的語境中給予新的哲學思考。而即使抛開被認為是外部考量的社會曆史事件,從《指導心靈的原則》(1628)、《談談方法》(1637)、《第一哲學沉思集》(1641)到《哲學原理》(1644),笛卡爾的懷疑方法都有着較大的灰度變化。如果再考慮到笛卡爾本人也承認他“每天隻有幾小時”用于科學思考,“每年隻有幾小時”用于形而上學思考,我們就會發現,“笛卡爾時刻”實際上是從epimeleia heautou(關照自身)轉變到gnôthi seauton(認識你自己)的“柏拉圖時刻”的一個現代重現,其中呈現了同一個問題:使主體進入真理的條件還能夠拯救主體嗎?基督教的苦行和忏悔制度就是這個問題的一個強大注腳和證僞。
時間:2021年4月24日9:30-11:30地點:beat365体育官网B301
主講人簡介
湯明潔,法國巴黎第一大學(先賢祠-索邦大學,UNIVERSITÉ PARIS 1 PANTHÉON-SORBONNE)哲學與認知論專業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室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哲學、思想體系史、政治存在論以及主體、話語和超話語等問題。曾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态》、《清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戰線》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譯文多篇。在法國Harmattan出版社出版法文專著L’usage de la subjectivité. Foucault, une archéologie de la relation,已出版譯著《符号帝國》(羅蘭·巴爾特 著)、《風暴中的哲學家》(盧迪内斯庫 著)、《論拉辛》(羅蘭·巴爾特 著),近期将出版譯著《雷蒙·魯塞爾》(福柯 著)、《海德格爾的政治存在論》(布爾迪厄 著),在譯福柯的《性課程(1964/1969)》、《康德<實用人類學>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