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跨學科視野下的文明交流與互鑒——概念、表現和根源圓桌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12-10
跨學科視野下的文明交流與互鑒:
概念、表現和根源
圓桌會議
掃碼報名
主 辦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 BEAT365唯一官网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文明互鑒研究中心 |
時 間 |
2021-12-14 (周二) 08:30-12:30 |
線 上 |
騰訊會議室 215-903-445 (備用:590-158-800) |
議 程
時間 |
事項 |
執行人 |
備注 |
08:30-08:50 |
會議說明 |
彭成義 |
會議發起人 |
08:50-09:00 |
緻辭 |
吳根友、方旭東 |
每人5分鐘 |
09:00-09:50 |
主旨 演講 |
鄭 開:舊邦新命與反本開新 楊慧林:人類共同價值的中西之辨 |
每人15分鐘 讨論20分鐘 主持人:彭成義 |
09:50-10:00 |
|
休 息 |
|
10:00-11:10 |
第 一 場 概 念 與 表 現 |
吳根友:“文明”概念的層次與交流互鑒的困難所在 彭正梅:文明與文化的張力:以早期尼采為例 方旭東:文明互鑒的縱貫與橫攝維度 溫海明:西方對中國禅的誤讀及其對文明互鑒的啟示 高全喜:文明演進與擴展秩序——以近代蘇格蘭和近代中國的法制變革為例 丁一凡:西方文明的危機對中國與歐美關系的影響 |
每人5分鐘 讨論40分鐘 主持人:吳根友 |
11:10-12:20 |
第 二 場
根 源 和 可 能 |
陳 赟:普遍曆史與多元文明共生問題 程恭讓:從釋迦牟尼及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論佛教文明的交流性本質 錢 翰:東方主義的陷阱——關于所謂中國性的問題 劉國鵬:全球化的事實、知識和心理:晚明至晚清中華帝國面對西學沖擊的認知與反饋機制 劉 波:媒體在全球文明交流與互鑒中扮演的作用 白 鋼:從“承認的政治”到“覺悟的政治” |
每人5分鐘,讨論40分鐘, 主持人:方旭東 |
12:20-12:30 |
總結 |
彭成義 |
|
參會人員(主要按出場先後排序)
序号 |
姓名 |
所屬 |
職銜 |
備注 |
1 |
吳根友 |
beat365体育官网 |
教授 |
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 |
2 |
方旭東 |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
教授 |
文明互鑒研究中心主任 |
3 |
鄭開 |
北京大學哲學系 |
教授 |
|
4 |
楊慧林 |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
教授 |
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前副校長 |
5 |
彭正梅 |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
教授 |
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 |
6 |
溫海明 |
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体育官网 |
教授 |
山東省泰山學者 |
7 |
高全喜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
講席教授 |
|
8 |
丁一凡 |
太合智庫 |
高級研究員 |
|
9 |
陳赟 |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
教授 |
|
10 |
程恭讓 |
上海大學文學院 |
教授 |
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
11 |
錢翰 |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
教授 |
|
12 |
劉國鵬 |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 |
副研究員 |
基督教研究室副主任 |
13 |
劉波 |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 |
編輯 |
評論版主編 |
14 |
白鋼 |
複旦大學中文系 |
研究員 |
複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 |
15 |
彭成義 |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政治理論研究室 |
副研究員 |
會議發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