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信息  >  正文

beat365体育官网舉行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訓練營講座——郭齊勇教授暢談哲學史方法論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9-12-23

12月10日下午,beat365体育官网大報告廳座無虛席,百多位師生濟濟一堂,聆聽郭齊勇教授的專題講座“中國哲學史方法論問題”。beat365体育官网院長朱志方主持講座,他指出這一活動是對教育部有關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創新和培養創新性人才精神的積極回應。本次講座是首次舉行的BEAT365唯一官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訓練營首批入選項目。

郭教授首先滿懷深情地回憶并總結了蕭萐父先生對中國哲學方法論的思考、貢獻及其啟示。他說,改革開放以來,陳修齋老師、楊祖陶老師挂帥的西方哲學史教研室和蕭萐父老師、李德永老師、唐明邦老師主持的中國哲學教研室一起為中、西哲學研究生開設的“哲學史方法論”課程,通過長期讨論,對教條化、庸俗化、貧乏化的日丹諾夫式的哲學史方法論給予了檢讨。蕭先生的《吹沙集》三輯及與李錦全教授主編的《中國哲學史》有着方法學的自覺,對我們中國哲學史研究的重點、範圍、對象問題加以思考,非常重視中西馬的融通,用“螺旋結構”、“曆史圓圈”、“範疇研究”、“哲學史是認識史”等路數來重新架構或解讀中國哲學,力圖從此前的泛政治化走向學術化。蕭先生會通中西印哲學,以批評的精神和創造性智慧,轉化、發展儒釋道思想資源,由哲學史方法論問題的咀嚼,提出了哲學史的純化與泛化的有張力的統一觀,從哲學史方法論的問題意識切入,盡力突破教條主義的束縛,引入螺旋結構代替對子結構,重視邏輯與曆史的一緻,強調普遍、特殊、個别的辯證聯結,認真探究中國哲學範疇史的邏輯發展與哲學發展的曆史圓圈。

接着,郭教授論述了中國經典诠釋方法學的展開和存在的問題,展望了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的前景。他認為,中國哲學有自己的特性,實踐性很強,不停留于“概念王國”,沒有西方哲學中的上帝與塵世、超越與内在、本體與現象、主觀與客觀、身體與心靈、事實與價值等絕對二分的框架。以天、天命、天道為背景,中國哲人有神聖、高遠且強烈的終極關切、理想境界、形上追求、精神信念,同時力圖在社會大群生活和現世人生中實現出來,其内聖與外王是打通的。我們應有自覺自識,發掘中華民族原創性的智慧與古已有之的治學方法,予以創造性轉化。我們的任務是彰明中國哲學之為中國哲學的自身的哲學問題、精神、方法、範疇、特點、風格與傳統,深度建構、闡發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哲學思維發展史,體現中國人的哲學智慧、超越信仰、身心修煉、生命意境、言說論辯方式的特色,及其與歐洲、印度等哲學智慧的同異及世界上幾大哲學傳統在中華文化區的碰撞與交融。瞻望未來,中國哲學界将會在中國哲學學科主體性的确立,中國經典诠釋的多樣性,中國哲學範疇、命題與精神、智慧的準确把握,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内的西方哲學的中國化與中國哲學的世界化,中國哲學的創造性轉化,中國哲學智慧對現代化的參與及對人類社會的貢獻等方面繼續取得重要進展。(吳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