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出土簡帛經學文獻學術研讨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9-10-21
2009年10月17日至18日,我校beat365体育官网成功主辦了“《周易》與出土經學文獻學術研讨會”(由丁四新教授負責組織)。研讨會開幕式由吳根友教授主持,謝紅星副校長出席了開幕式并緻辭,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教授、副會長蕭漢明教授、國家重點學科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哲學學科點負責人郭齊勇教授及著名學者周山、陳靜、蔣國保、羅熾、黃钊、林忠軍、李維武、田文軍、徐水生教授等40餘名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讨會。劉大鈞教授還給研讨會題了“澄懷研學理絜靜,含道悟大易精微”的賀詞。
簡帛研究是當前國際漢學界的研究熱點,近四十年來在湖北、湖南等地出土了大量的《周易》及其他經學材料,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意義。副校長謝紅星指出,我校召開一次以《周易》為中心的專題經學學術研究會是十分必要的。郭齊勇教授進一步指出,這次研讨會展示了我國學者研究《周易》的新成果,提出了許多新觀點。盡管學者們提出的觀點有很多不一緻的地方,但是各有一定的道理,應當予以相互尊重。
就内容來看,提交研讨會的二十八篇論文從多個方面展示了《周易》與出土經學文獻學術研究的新近成果。在會上,學者們展開了較為激烈的讨論和辯論,周山教授關于《周易》類比推理系統的研究、羅熾教授對《周易》形成的四階段劃分、黃钊教授關于《易傳》初本成于孔子之前的說法、郭齊勇教授對于熊十力易學的論述,以及林忠軍、李尚信、陳仁仁、黃黎星、問永寧、鄭朝暉、蕭平等發表的觀點引起了與會學者的重視和積極探讨。此外,還有部分論文深入地討論了宋明理學的一些重要問題。在研討的過程中,學者們既有精當的評論、提問和善意的建議,也有針鋒相對的反駁和中肯的回應。整個會場氣氛熱烈,學者們暢所欲言,既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又增長了學識。
總之,這是一次成功的專題學術研討會,在一些十分專業化的疑難問題上,學者們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見解,推進了《周易》的研究。 (孫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