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信息  >  正文

“畫 心”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9-04-21

——記韋志中老師“繪畫療法”精彩講座

《畫心》,凄婉無奈地哀歎“畫着你畫不出你的骨骼”。而4月12日,我們知道了,繪畫,畫不出“骨骼”,卻是可以畫出“心理”的。當晚7:00,beat365体育官网大報告廳,著名心理專家韋志中老師做客心理學系,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繪畫療法”的盛宴。

第一次關注韋志中老師,是因為他在第一時間發起了對四川的心理援助。照片上的他清清瘦瘦,卻幹練堅毅,充滿活力。接下來知道,他師從心理學家張粹然先生,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臨床心理咨詢碩士研究生,專職從事心理咨詢工作10年,開創了本會團體心理咨詢,擔任廣州韋志中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廣州“心聲熱線”心理督導、廣州路特拉奇俱樂部特聘高級愛情顧問、東莞衆智心理咨詢師培訓中心特聘團體心理咨詢專家、東莞三希堂設計公司特聘心理顧問、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 Orientation 2007 心理顧問……

“感謝你們參與我的生命成長,明天的韋志中,會有你們的因素”。完全沒有想到,這個頂着無數“頭銜”的“神話般”的老師,面對我們這群尚未入門的學生,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我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近了,講座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開始。

韋老師首先向我們介紹了一些繪畫療法的基本知識。繪畫療法屬于表達性藝術治療範疇,藉助繪畫及其創造性的自由表現活動,使繪畫者将潛意識内壓抑的感情與沖突呈現出來,并且在繪畫過程中獲得抒解與滿足,從而達到診斷與治療的效果。與傳統的心理治療相比,繪畫療法是運用非語言的象征方式表達出潛意識中隐藏的内容,阻抗較小,有利于真實信息的收集,同時受來訪者語言、年齡、認知能力及繪畫技巧等限制也較少。繪畫療法可以應用于心理診斷、心理測量和心理治療(尤其是處理情緒障礙和創傷性情感體驗、促進自我發展、改進社交技巧方面)。在精神分析取向的繪畫療法和藝術取向的表達性繪畫藝術治療中,韋老師更傾向于後者,更注重繪畫過程和在此過程中咨詢師和來訪者的互動,而不是咨詢師以專家的身份去“分析”“患者”的繪畫。因為隻有來訪者最了解自己,咨詢師應該是引導者、推動者和陪伴者,重要的是要知道在合适的時候扮演合适的角色。

接下來,韋老師介紹了一些具體操作。“自由畫”和“塗鴉法”關鍵在于讓來訪者放松下來,自由發揮,“請把當下腦海裡出現的事物(也可以說‘形象’、‘場景’)畫出來,什麼都可以。”“這不是考美術,不需要評判,不需要比較,随便塗出來就行”;“風景構成法”,請來訪者依次畫出河流、山、田野、道路、房子、樹木、人、花、動物、石頭和自己認為不夠的東西。在分析的時候要關注比例、色彩、邊框、突出點等方面;“九分割統合繪畫法”,請來訪者在一張有邊框的3×3格紙上,按一定順序,在9個格子裡畫出命題或未命題的的畫。它容納了時間和空間,減少了不大會畫畫的人的抵觸心理,能同時表達出相互矛盾的信息,能夠從多方面了解來訪者。繪畫可以和詩歌相結合,更好地緩解、表達來訪者的情緒。韋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很多繪畫療法的個案,很震撼那一幅幅看來簡單的圖畫下面居然有如此複雜的内心世界!

很快就到了“現場體驗”環節。韋老師請我們現場作畫。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咨詢師,一人扮演來訪者。“來訪者”自由選取繪畫形式,畫出自己目前最關注的問題,不論是自我問題、關系問題還是情緒情感問題。同時,“咨詢師”在一旁陪伴、觀看、提問。然後“咨詢師”在圖畫上添加一些内容,靜觀、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最後,同學們踴躍将自己的圖畫拿上去與大家分享。在“來訪者”自己的描述中,在“來訪者”和“咨詢師”的互動中,在韋老師的引導下,我們清晰地看見了自我整合的要求及潛在的危險,看見了自我成長的星星之火和面臨的重重困難,看見了隐藏在内心深處的對一份關系的迷惑和不舍,甚至見證了一份甜蜜的愛情和對未來生活的建構。不得不驚歎繪畫療法的神奇!

窗外大雨磅礴,廳内氣氛熱烈。韋老師不僅展現了繪畫療法的多彩世界,更展現了一位優秀心理學專家高尚的職業道德。我們不僅看到了一位聰敏睿智、經驗豐富的老師,更看到了一個充滿愛心和責任的榜樣。從7:00到10:00,盡管超出一般講座整整一半的時間,我們卻沉浸其中,樂此不疲,直到張老師宣布講座結束,我們仍意猶未盡,奢望講座能長些,更長些……我們想說的是,“韋老師,感謝您參與我們的生命成長,明天的我們,已經有了您的因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