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信息  >  正文

沖突與迷惘——當代馬來西亞華人面對伊斯蘭國教化的沖擊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08-10-22

10月16日,馬來西亞馬華公會黨校副校長王琛發應邀在武大beat365体育官网小報告廳作了題為“沖突與迷惘——當代馬來西亞華人面對伊斯蘭國教化的沖擊”的講座。作為少數民族的華人如何在異鄉生存?面對文化、經濟和政治上的沖擊他們将何去何從?王琛發副校長精彩的講解為哲院學子開啟了一片新的視野和天空。

作為移居到馬來西亞的第三代華人,王琛發認為,近代以來,當華人剛踏上馬來西亞的土地時,面臨着嚴峻而陌生的局面,這其中既有持不同鄉土文化的華人之間的文化和利益沖突,更有同馬來人以及西方文化之間紛繁複雜的關系。在經曆了艱難的磨合過程後,馬來西亞華人逐漸融入當地,并在西方統治者和馬來人之間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然而,1957年英國統治者的離開引發了權力和資源的重新分配。由于近代西方統治者采取的弱化華人認同感和鼓勵信仰多元化的政策,以及冷戰的影響,華人非但沒有在馬來西亞取得政治上應有的地位,反而陷入了在人口(随着新加坡的獨立,馬來西亞華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到25%,成為少數民族),政治(伊斯蘭國教化問題),文化(馬來人伊斯蘭文化的強勢和華人文化的艱難)等多方面的弱勢地位。

王琛發指出,馬來西亞有60%以上的人信奉伊斯蘭教,其憲法中關于伊斯蘭教的地位采取了雙重界定,既馬來西亞實行宗教自由政策,但政府要代表伊斯蘭教的利益。這樣的界定就很容易引發伊斯蘭教教理同憲法地位的高下問題。特别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随着伊斯蘭複興運動在馬來西亞的發展,馬來人的伊斯蘭教認同日趨深厚,代表馬來人利益的巫統和伊斯蘭教黨也轉向伊斯蘭教尋求合法性。伊斯蘭教國問題是兩黨争論的焦點之一,這引起馬來西亞華人對國家政體、民主和信仰自由的憂慮。而伊斯蘭教義中對待其它文化的态度以及近年來伊斯蘭極端主義的猖獗也讓馬來西亞華人深感不安。更為尴尬的是,當馬來人在讨論伊斯蘭教國教化這個同華人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時,華人卻顯得毫無話語權。華人在馬來西亞種族政治架構中處于相對弱勢,對主流政治的無力使得其在伊斯蘭國教化的沖擊面前不知所措。

王琛發最後指出,宗教的長期多元、共同發展的局面,使得在馬來西亞存在不同宗教和文化間對話的可能。面對現實的文化和政治沖擊,首先應該給予伊斯蘭教的各種觀念以尊重;同時,應當深入了解,積極尋找對話方式。隻有如此,才能妥善解決問題。

報道人:劉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