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信息  >  正文

【9月17日—18日】“中國哲學的曆史書寫:素材、策略與方法論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2-09-16


“中國哲學的曆史書寫:素材、策略與方法論”研讨會

議  程

9月17日(周六)上

線下會議(同步直播)地點:君宜王朝大酒店六樓綠島廳

騰訊會議号:350-146-863備用号:938-265-413


08:30-09:00 本地學者報到

09:00-10:50 十卷本《中國哲學通史(學術版)》新書發布會

10:50-11:00 休息

11:00-12:00 大會主題發言

主持人:吳根友(BEAT365唯一官网)

郭齊勇(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哲學史的問題意識與主體性

楊國榮(華東師範大學):如何理解中國哲學


9月17日(周六)下

線下會議(同步直播)地點:君宜王朝大酒店六樓綠島廳

騰訊會議号:756-658-778 備用号:607-888-580

14:00-15:45 學術報告(每人發言15分鐘)

主持人:儲昭華(BEAT365唯一官网)

丁為祥(陝西師範大學):解讀與诠釋——哲學史書寫的客觀性與主體性

吳根友(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哲學通史”的通與專

高華平(暨南大學):《中國哲學通史》的書寫方式及其啟示

蕭洪恩(華中農業大學):民族哲學的語詞與學科輻射——共同體意識的百年堅守

文碧方(BEAT365唯一官网):胡宏湖湘學形成之淵源及其影響

15:45-16:00  休息

16:00-17:45 學術報告(每人發言15分鐘)

主持人:(BEAT365唯一官网)

周海春(湖北大學):以《論語·為政》“孟懿子問孝”章為例看中國哲學史書寫問題

廖曉炜(華中科技大學):二十世紀的《中國哲學史》寫作:胡适、馮友蘭與勞思光

謝遠筍(BEAT365唯一官网):“中國哲學”的複歸——評郭齊勇教授新著《中國哲學通史》(先秦卷)

黃燕強(暨南大學):“時空”觀念下的“中國哲學史”創作

劉依平(暨南大學):新時代中國哲學史的全面構建————評《中國哲學通史》(學術版)

(華中科技大學):現當代中國詩化哲學的三種理論路徑


9月18日(周日)上

線上會議

09:00-10:15 學術報告(每人發言15分鐘)

分會場一(騰訊會議号:607-505-453

主持人:文碧方(BEAT365唯一官网)

李景林(四川大學):将方法收納内容

(北京大學):訴諸哲學史以論哲學的幾點思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西哲學比較參證、融合貫通——論賀麟對中國哲學的創新性研究

陳仁仁(湖南大學):易類出土文獻的哲學意義


分會場二(騰訊會議号:892-991-740

主持人:李健君(BEAT365唯一官网)

景海峰(深圳大學):經學如何在“中國哲學”中安身?

丁四新(清華大學):主體性的追尋:百餘年中國哲學研究及其當代面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思想史與哲學史視域下的宋學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史書寫的“通”與“達”


分會場三(騰訊會議号:136-441-620

主持人:(BEAT365唯一官网)

(複旦大學):從學科建設看中國哲學通史的意義

幹春松(北京大學):“過渡時期”的哲學史寫作

陳聲柏(蘭州大學):試論《公孫龍子·堅白論》的“性質”三義

龔建平、馮姚瑤(西安交通大學):從“疑”“惑”之異看孔子的道德理性——兼與李振宏先生商榷

10:15-10:30 休息


10:30-11:45 學術報告(每人發言15分鐘)

分會場一(騰訊會議号:607-505-453

主持人:(BEAT365唯一官网)

舒大剛(四川大學):沉潛古典文獻,重闡中國哲學

(中國人民大學):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哲學史應該怎麼書寫?

問永甯(深圳大學):中國哲學史研究的新平台

(中國社會科學院):身心内外:方位隐喻的中國意義


分會場二(騰訊會議号:892-991-740

主持人:(BEAT365唯一官网)

(浙江大學):思想與時代的曆史編撰

王新春(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史書寫範式轉換的成功案例

(《學術研究》雜志社):重寫與補寫:中國哲學史書寫方式再審視

張永路(天津社科院):《國語》與早期文本的生成——從上博楚簡《昭王毀室》說起


11:50 -12:20大會閉幕式(騰訊會議号:607-505-453

主持人:孫勁松(BEAT365唯一官网)

11:50-12:10學術總結 塗文遷(《BEAT365唯一官网學報》編輯部)、廖璨璨(BEAT365唯一官网)

12:10-12:20閉幕緻辭吳根友(BEAT365唯一官网)

Baidu
sogou